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断

律师回答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期满后无法中断。只有在诉讼时效届满前,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下,才能中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包括: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后不能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抵销其他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
一、民法典诉讼时效届满能否中断
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诉讼时效不能中断。诉讼时效届满前,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时,诉讼时效才会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
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
4、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销其他债务。例如,甲欠乙一笔钱,而乙也欠甲一笔钱,甲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而乙的债权未过时效,这时,甲可以用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抵销欠乙的债务。
5、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甲欠乙的钱,丙为甲的保证人,诉讼时效届满后,乙不能向甲要求偿还,也不能转而要求丙偿还。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诉讼时效届满后无法中断。只有在诉讼时效届满前,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时,诉讼时效才会中断。诉讼时效期满的法律后果包括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务人在不知道或明知诉讼时效规定的情况下自愿履行债务后不能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用于抵销其他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一、提起诉讼。二、申请仲裁。三、申请支付令。四、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五、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六、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七、...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民事侵权诉讼时效存在中断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民事侵权诉讼时效存在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会怎样

《民法典》规定借款合同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时效的中断情形包括:借款人要求还款;借款人同意履行;借款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其他与诉讼或仲裁同等有效的情况。...查看全文

民法典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会怎样

《民法典》规定借款合同诉讼时效中断的重新计算。中断情形包括:权利人要求履行、义务人同意履行、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以及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如何中断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出借人向贷款人要求还贷、出借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

法律分析:这里有两种情况:1、首先看酒驾的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如果是,那么找人顶包这个人就涉嫌包庇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2、如果仅仅是酒后驾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规定在民法典中

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是一种法律事实,不受当事人意志控制且具有强行性。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设立旨在促进法律关系安定,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法债权诉讼时效多久

民法典中民法债权诉讼时效为3年,从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民间借贷纠纷诉讼需要提交当事人身份证明、主体登记资料,以及借款合同、借条、还款凭证等证据。诉讼请求金额需要提供计算清单。...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法定事由是

法律分析:法定事由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后?

律师分析: 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后

法律分析: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的中断

法律分析: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发生了法定情形,例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等情形,于是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在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再重新起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律师分析: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分以下几种情况: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债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债权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遭受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是指什么?

三年诉讼时效是指向法院请求保护权利的期限为3年,三年过后丧失胜诉权。不适用三年诉讼时效的情形包括请求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支付抚养费等。请求权是指一方主体要求另一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存在于民事诉讼中,不受是否提出主张或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代位权有诉讼时效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代位权有诉讼时效,其诉讼时效限制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法律分析: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查看全文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律师分析: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

法律分析: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1)权利人提起诉讼; (2)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求; (3)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查看全文

民法典租金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租赁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然而,如果权利受损已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除非存在特殊情况,此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