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房屋毁损的救济措施和赔偿方案

律师回答
摘要:地震后房屋倒塌不享受赔偿,但政府有责任提供经济补贴与帮助,包括就地安置、重建或修缮房屋,以及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由受灾人员申请或村民小组、居民小组提名,经民主评议后由政府审核批准。
地震后房子没了不会补偿。
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的属于天灾,任何人或者单位都不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责任对受灾群众重建或者修缮房屋提供必要的经济补贴与帮助。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就地安置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地点,并避开可能发生次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并组织受灾群众自救互救,恢复重建。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制订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组织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对恢复重建确有困难的家庭予以重点帮扶。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应当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确保房屋建设质量符合防灾减灾要求。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向经审核确认的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为受灾人员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由受灾人员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居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符合救助条件的,在自然村、社区范围内公示;无异议或者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异议不成立的,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审批。
延伸阅读
结语: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属于天灾,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责任提供经济补贴与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并鼓励自救互救,恢复重建。灾后,政府应统筹制定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组织重建或修缮受灾居民住房,并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重点帮扶。补助对象由受灾人员申请或村民、居民提名,并经评议、公示和审批程序确认。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法律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第十八条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就地安置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地点,并避开可能发生次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并组织受灾群众自救互救,恢复重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地震毁损房屋应对措施

地震损毁的房屋处理方式:修缮的可申请补助款,危房可申请救济。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受灾地区政府应组织重建或修缮受灾房屋,重点帮扶困难家庭。重建应符合防灾要求,政府应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提供技术支持。...查看全文

地震后房屋损失的应对措施及赔偿问题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提供经济补贴与帮助,对受灾群众重建或修缮房屋。受灾地区政府应统筹制定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查看全文

地震损失的补偿措施

地震赔偿包括临时生活救助和“三孤”人员补助,救助对象为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补助金和1斤成品粮,补助期限三个月。原“三孤”人员每月补足到600元,补助期限三个月。...查看全文

房屋产权证书遗失或损毁的补救措施

房屋产权证书补办的具体手续包括产权人写申请书并盖章,到房地局办理事宜,刊登遗失声明后领取产权证。国有土地上房屋的房产证丢失补办流程包括填写遗失声明,查档出具权属证明,报纸刊登声明,作废公告发布后办理遗失登记发证手续。补办所需资料包...查看全文

赔偿权益与救济措施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补偿金的情形。根据该条款,如果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或者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中买方违约的救济措施

房屋买卖买方违约应赔偿卖方损失。根据合同约定,买方拒绝支付购房价款视为违约。卖方可主张违约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利益,但不超过可预见的损失。若合同约定了违约金,应按约定执行;若违约金...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的救济方法

法律解析: 1、造成一般人身损害的,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力导致...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的救济方法?

律师分析: 1、造成一般人身损害的,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力导致...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后的救济措施与赔偿原则

合同根本违约的补救方式包括损害赔偿、解除合同和承担利息。损害赔偿应相当于违约方造成的损失,解除合同需发出有效通知,承担利息是未支付金额的利息。赔偿标准应按合同约定,无约定则赔偿损失和预期利益。合同根本违约可通过仲裁解决,根据合同约...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中买方违约的救济措施

房屋买卖合同中,买方违约需承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卖方可要求相应损失赔偿,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根据《民法典》规定,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预见到或应...查看全文

被辞退后的救济措施

不满一年被辞退需支付两个月工资作赔偿,违法辞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用人单位只能在法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如协商一致或劳动者存在过错。否则属于非法辞退,需赔偿。...查看全文

地震预防和抗震措施的基本要求

本文介绍了抗震设防标准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它与国家和经济条件的关系。我国实行“双轨制”,即根据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参数来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标准与国家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时的救济措施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可重新起诉。携带相关材料向法院申请立案,法院通知双方受理案件,当事人备好证据资料,法院通知开庭时间,当事人带齐资料到庭即可。...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后的救济措施

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是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包括以下情形:1.法院驳回再审申请;2.法院逾期未作出再审裁定;3.再审判决、裁定存在明显错误。...查看全文

包裹丢失后的救济措施

邮件保价丢失或全部损毁,按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内件短少,按保价额与邮件价值比例赔偿。未保价的邮件丢失、损毁或内件短少,按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丢失、损毁,按资费的三倍赔偿。...查看全文

工人失业后的救济措施

工厂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合法裁员按工作年限支付,违法裁员需支付双倍赔偿金;辞退n+1指经济补偿+1个月工资;单位可在破产、困难、转产等情况下裁员,需提前说明并听取意见。...查看全文

合同无效后的救济措施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包括:1、返还财产,单方或双方返还;2、折价补偿,按财产价值进行补偿;3、赔偿损失,对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另一方的损失。...查看全文

工厂解雇后的救济措施

被工厂开除的赔偿标准包括劝退员工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单位单方面辞退员工需支付双倍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情形被辞退则无赔偿金。被开除需要提供公司辞退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证据,证据需符合法定种类且经查证属实...查看全文

地震后房屋倒塌怎么赔偿?

律师分析: 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的属于天灾,任何人或者单位都不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责任对受灾群众重建或者修缮房屋提供必要的经济补贴与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十九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查看全文

违反和解协议的救济措施

交通事故私了协议签订后不给赔偿,可以通过申请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保险公司在赔偿时会根据保险合同抗辩,要求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共同检验、协商修理项目、方式和费用。如果当事人与第三方达成的赔偿协议合理,保险公司应该在赔偿范围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