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具体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及法律规定。社区矫正适用于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对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的限制。社区矫正工作包括管理、教育和公益劳动,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是主要内容。劳动是矫正人员的基本义务。
一、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具体有哪些
(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四)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之规定:
二、在刑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原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十三、将刑法第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十七、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的主要方式包括:矫正干部的监督管理、监护人的监督管理、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以及社会积极力量的监控等。
(二)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公益劳动方面劳动是我国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是改造人的基本手段。受矫正人员必须定时定量地参加劳动。
延伸阅读
结语: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涵盖了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可能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或接触特定人。对于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限内将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包括管理、教育和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内容。矫正干部、监护人、居委会以及社会积极力量将参与管理监督,而政治思想教育、文化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劳动作为基本权利和义务,将成为受矫正人员参与的重要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七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 第五十二条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社区矫正机构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确定矫正小组,应当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参加。
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别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四条 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范围?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序。社区矫正适用于罪行较轻微、悔改且不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包括被判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社区矫正的实施程序严格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包括法定程序和各相关机构的职责分工。社区矫正是一种改造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有哪些方面?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及其特点和好处。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社区矫正具有刑法谦抑思想和刑罚经济原则,可以更好地改造罪犯并减轻国家负担。标签理论认为社区矫正可以减少罪犯被贴上...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社区矫正法规定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和执行地,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都适用社区矫正。执行地一般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或经常居住地,如果无法确定或不适宜执行,应根据有利于矫正和融入社会的原则来确定。社区矫...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实施范围有哪些?

社区矫正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包括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服刑人员,尤其是未成年犯、老病残犯、初犯和过失犯等应成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范围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社区矫正的范围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方式,指的是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居住在自己的住所中,通过定期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以下哪种对象

社区矫正适用死缓吗 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5种罪犯。所以说,社区矫正不适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死缓犯罪分子应当在监狱服刑。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对象是什么

社区矫正适用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人,以及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人、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和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人。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定期...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律师分析: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如下: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适用人群有哪些?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包括被判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包括有疾病、怀孕或哺乳妇女、生活不能自理)、被裁定假释和在社会上服刑的剥夺政治权利者。...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适用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罪犯:(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范围包括哪一些

法律分析:社区矫正的范围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的罪犯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局及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人员活动范围有哪些

对于社区矫正人员活动范围有哪些这个问题来说,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范围是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进行的,一般来说,社区矫正人员不能够去其他地方工作或者是生活,需要在指定的地方工作,生活。接下来由为大家带来社区矫正人员活动范围...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社区矫正适用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这种非监禁性刑罚方式要求罪犯在自己的住所中居住,并通过定期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以及按时报告矫正情况来服刑。...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哪几种罪犯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几种:(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活动范围?

律师分析: 1、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2、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查看全文

哪些对象适用于社区矫正?

律师分析: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如下: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查看全文

适合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

适合社区矫正的对象有: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查看全文

适合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

适合社区矫正的对象有: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查看全文

婚龄的适用范围具体有哪些

法律分析:婚龄的适用范围有:结婚年龄,男必须年满二十二周岁,女必须年满二十周岁。结婚时男女双方必须是完全自愿,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男女双方不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范围是什么?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适用于被判处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的罪犯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通过司法局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在社区内进行矫正,以改变罪犯的犯罪心态和行为习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