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谣言转发次数达一定数量将构成违法?

律师回答
摘要:散播转发谣言违法,无论几条都会受到治安处罚,严重情节可能构成犯罪。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扬言实施暴力等行为都会受到处罚,而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辱骂、恐吓、编造虚假信息等行为也会受到刑事处罚。这些行为破坏公共秩序,将被依法定罪处罚。
一、散播谣言转发几条就违法
散播转发谣言无论多少条都是违法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犯罪。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散播转发谣言是违法行为,无论几条都会受到治安处罚,严重情况可能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可处以拘留和罚款。此外,《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明确指出,利用网络诽谤、辱骂、恐吓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刑事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散布起哄闹事也将被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因此,我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不参与散播谣言的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五十六条 法官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谣言传播次数对违法的影响

散布谣言构成违法,点击、转发达到一定次数视为“情节严重”。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行政责任可拘留、罚款等处罚。刑事责任涉及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次数是否与违法相关

谣言传播多次违法,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的谣言构成犯罪;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诽谤的刑事责任,包括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构成犯罪和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的处罚。...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几次违法?

法律解析: 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几次违法?

律师解答: 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多少次违法?

律师分析: 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多少次违法

法律解析: 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多少次违法

法律分析:谣言传播无论多少次都违法,但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认定为刑法侮辱、诽谤罪规定的“情节严重”。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查看全文

传播谣言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发布传播谣言构成诽谤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轻微情节的诽谤行为不构成犯罪,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的构成要件

不实信息可能构成多种罪行,包括诽谤、诬告陷害、寻衅滋事、商品声誉、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虚假恐怖信息等罪。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严重诽谤他人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除非危害严重,否则只有受害人提起诉讼才会...查看全文

刑法传播谣言构成哪个罪?

传播谣言是否构成犯罪要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传播谣言违法,严重情节构成诽谤、诬告陷害、寻衅滋事、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编造传播虚假证券、期货信息、恐怖信息等罪。...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是否违法?

网络谣言传播可能构成犯罪。若谣言被点击、浏览超过5000次,或转发超过500次,或导致受害者严重后果,如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将构成诽谤罪。...查看全文

传播谣言是否构成犯罪?

网络传播捏造虚假事实若被转发500次以上,构成诽谤罪并可判刑。但需注意,若犯罪人不知道事实为他人捏造,则不构成诽谤。若情节严重,如点击阅读量超过5000次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后果,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管制。...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构成何种罪名?

传播谣言、侮辱诽谤他人可能涉嫌侮辱罪。立案标准包括:捏造事实、散布捏造事实、针对特定人进行诽谤、情节严重。情节严重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查看全文

传播谣言多少人违法

法律分析:传播谣言本身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传播谣言无论多少次都是违法的,但如果传播的谣言被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的,就会构成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查看全文

散播谣言转发几条就违法

法律解析: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散播谣言转发几条就违法?

律师分析: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散播谣言转发几条就违法

若诽谤信息被点击/转发次数达5千/5百次以上,即为“情节严重”,可判3年以下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被告只处理原告的罪行,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被害人可通过法院起诉,无证据可要求警方协助。...查看全文

传播网络谣言构成犯罪吗?

法律解析: 利用网络谣言诽谤他人,只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要予以治安处罚。没有次数的限制规定。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要...查看全文

传播网络谣言构成犯罪吗

利用网络谣言诽谤他人,只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要予以治安处罚。没有次数的限制规定。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查看全文

传播网络谣言构成犯罪嘛?

律师解答: 利用网络谣言诽谤他人,只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要予以治安处罚。没有次数的限制规定。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要...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夏可亮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22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