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是谁?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原告和被告的身份,包括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行政机关。根据不同情况,被告可以是行政机关、复议机关或共同被告。如果复议机关未作出决定,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被告。同时,委托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也是被告。此外,被撤销或职权变更的行政机关的继任者也是被告。《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和第二十六条详细规定了这些情况。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
延伸阅读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参与方及其权利义务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参与方包括原告和被告。原告是提起行政诉讼的一方,通常是受到行政行为损害的个人或组织。原告在行政诉讼中享有权利,如提供证据、陈述事实、申请证人出庭等,并有义务配合法庭的调查和提供相关材料。被告是被原告指控的行政机关或行政官员,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护,如提供证据、陈述观点、辩解行为合法性等,并有义务配合法庭的审理程序。原告和被告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确保公正、公平的法律程序的重要保障。
结语:行政诉讼中,原告是受行政行为损害的一方,被告是被指控的行政机关或行政官员。原告享有提供证据、陈述事实等权利,被告有权进行辩护、提供证据等。原告和被告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确保公正、公平的法律程序的重要保障。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方的身份和权益得到明确保护,以维护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

律师分析: 第一,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和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起诉。第二,被告一般是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如果复议维持的,被告是原机关和复议机关,复议改变的,那么被告是作出改变的机关,委托组织作出的,...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

第一,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和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起诉。第二,被告一般是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如果复议维持的,被告是原机关和复议机关,复议改变的,那么被告是作出改变的机关,委托组织作出的,那么被告是委...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称原告和被告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称原告和被告?

律师分析: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查看全文

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

本文主要介绍了原告和被告在诉讼中的定义和角色,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被诉讼的人。原告是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一方,被告是被指认侵害原告合法权益的一方。原告是主动发起诉讼的一方,而被告是经法院传唤应诉的一方。...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原告和被告如何确定?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诉讼原告的要求是适格,即构成原告资格的条件是:第一,起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第二,起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只要具备上述两种情形中的一种,便可认定其...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如何确定原告和被告

法律分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变更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原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查看全文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是谁?

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是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的股东,而侵害公司利益的董、监、高或他人应为被告,公司对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应为第三人。股东需满足《公司法》第151条规定的法定条件才能成为适格原告。其他股东可在法庭辩论结束前以相同诉求申请加...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原告被告

一、行政诉讼中原告跟被告分别指什么 1、行政诉讼中原告指的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指的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谁

法律分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被告是谁

谁是行政诉讼案的被告 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的是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 《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

离婚协议书的主旨是:一、已办理离婚登记的离婚协议书不能再次起诉离婚,但存在欺诈胁迫情形可要求撤销协议;二、离婚协议书应正确书写双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等重要内容;三、签订离婚协议应自愿、双方亲自签署、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查看全文

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角色

原告和被告的区别: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被诉讼的人;原告是受侵害的一方,被告是侵害原告权益的一方;原告是主动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被法院传唤的人。被告在民事案件中,是指侵害原告利益的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是作出...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即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指原告所认为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行政机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被告和原告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费用的负担是指行政案件审理终结后,确定由谁承担诉讼费用。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的费用由当事人预交,在案件审结后,按实际费用确定由何方当事人负担。原告起诉时通常均会要求被告承担诉讼费用的,具体如何承担,则需要...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被告和原告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费用的负担是指行政案件审理终结后,确定由谁承担诉讼费用。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的费用由当事人预交,在案件审结后,按实际费用确定由何方当事人负担。原告起诉时通常均会要求被告承担诉讼费用的,具体如何承担,则需要...查看全文

原告被告的行政诉讼权利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原告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网律师回答: 1、起诉权; 2、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3、提供证据和申请证据保全的权利; 4、申请回避权; 5、补充变更诉讼请求权; 6、申请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的权利; ...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原告如何追加被告?

律师分析: 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原告如何追加被告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案件中原告追加被告: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原告如何追加被告

法律解析: 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