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种类及其定义

律师回答
摘要:渎职罪分为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滥用职权型包括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私放在押人员等罪;玩忽职守型包括玩忽职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等罪;徇私舞弊型包括徇私枉法、徇私舞弊减刑等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些罪行将受到相应的刑罚。
(一)滥用职权型渎职罪。
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二)玩忽职守型渎职罪。
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三)徇私舞弊型渎职罪。
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渎职罪分为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滥用职权型包括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私放在押人员、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等罪。玩忽职守型包括玩忽职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等罪。徇私舞弊型包括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徇私舞弊减刑等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重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者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渎职罪种类及其包括的罪名

渎职罪的种类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涵盖35个罪名,如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枉法仲裁和私放在押人员等,详见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查看全文

渎职罪分类及其法律规定

渎职罪分为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根据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若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徇私舞弊行为将被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我国渎职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明细规定

渎职罪的种类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涵盖的罪名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枉法仲裁、私放在押人员等35个罪名。...查看全文

犯罪种类及其法律定义

诈骗罪是一种侵犯财产的犯罪,包括普通诈骗、招摇撞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等。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采用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财物、行为人使被害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故意行为。...查看全文

渎职罪的定义及其涵盖罪名

渎职罪的种类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涵盖35个罪名,如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枉法仲裁、私放在押人员等。...查看全文

渎职罪种类

在我国,渎职犯罪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滥用职权型渎职罪 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等; 第二类、玩忽职守型渎职罪 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查看全文

渎职罪种类?

律师分析: 在我国,渎职犯罪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滥用职权型渎职罪 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等; 第二类、玩忽职守型渎职罪 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查看全文

渎职罪的特征及其法律定义

渎职罪的构成特征:1.特殊主体,即特定身份的人可成为主体;2.主观方面有故意和过失之分;3.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带来重大损失;4.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查看全文

渎职罪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渎职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或过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客体为复杂客体,不同罪名侵犯的客体不同。...查看全文

遗嘱的种类及其定义

遗嘱的五种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公证遗嘱需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需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日期。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日期,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查看全文

财产犯罪种类及其法律定义

侵犯财产罪的种类包括毁损型、占有型和挪用型,涵盖了故意毁坏财物、破坏生产经营、抢劫、抢夺、聚众哄抢、敲诈勒索、盗窃、诈骗、侵占、职务侵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挪用资金和挪用特定款物等行为。...查看全文

金融欺诈罪的种类及其定义

金融诈骗罪的分类及界定,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金融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和信用卡诈骗,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不同手段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罪的种类及其定义

商业秘密罪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获取的商业秘密;2、违反约定或权利人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3、以盗窃、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查看全文

各种定金的类型及其定义

购房定金比例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超过购房款的20%。超过部分不属于定金,不适用定金罚则。定金是为确保合同履行而交付的款项,履行后可收回或抵作价款。定金类型包括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违约定金、解约定金和立约定金。认购书并非房屋买卖契约...查看全文

缓刑种类及其含义

各国刑法对缓刑制度的规定分为三种类型:缓宣告主义、附条件的有罪判决主义和附条件的赦免主义。附条件的赦免主义能够激励犯罪人改过自新,保留有罪判决同时兼顾社会公平正义。...查看全文

刑法中毒品犯罪种类及其定义

本文主旨是关于毒品犯罪的各种罪行,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以及容留他人吸毒等。...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四种类型及其定义

犯罪既遂是指完成了犯罪目的的行为,包括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和危险犯。与之相对,犯罪未遂是指犯罪目的未能实现。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结果、定义和量刑等方面。对于犯罪既遂,应根据罪名量刑标准,区别情节作出处罚。...查看全文

渎职侵权罪的定义及其法律依据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违背公务职责的公正性、廉洁性、勤勉性,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公民的人身、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查看全文

定金的几种类型及其含义

定金的类型有违约定金、立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解约定金。合同的效力有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定解除、法定解除和违约解除。合同纠纷的主要类型包括因订立合同、变更合同、履行合同和解除终止合同而引起...查看全文

刑事代理的种类及其定义

公诉案件、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和申诉案件中的代理人是指律师或其他公民接受当事人委托,代表其参与诉讼。这些代理人在不同案件中起到重要的角色,是诉讼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周永梅

北京市-北京市-顺义区

认证律师拆迁安置、拆迁安置

已服务24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