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延期审理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延期审理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况,致使人民法院不能在原定的日期对案件进行审理时,人民法院把已经开庭审理的案件,改到另一日期进行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如果确因突然患病等正当理由没法到庭,审查证据、认定事实等就难以进行,这将影响人民法院正确裁判,因此,可以延期审理。2、当事人临时申请回避。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参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审理一时无法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可以延期审理。4、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比如,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因妨害民事诉讼而被拘留,不能按期或者继续开庭审理等。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后,对下次开庭审理的日期和地点能够即时确定的,应当当庭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能即时确定的,可以在确定以后另行通知。民事诉讼案件审理时,当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或是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就会延期审理。
一、以前离婚诉讼传票可以延期吗
离婚诉讼传票收到后可以申请延期。法律中规定以下情况可以延期开庭: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及一般民事诉讼审理程序。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包括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临时提出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证人、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补充调查等。一般民事诉讼审理程序包括公开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延期审理法律依据及其适用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当事人无法到庭、需要重新调查取证或企业应延期等情形下,可以申请延期审理。延期审理是指在发生法定情况下,法院将已开庭审理的案件改...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的新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了民事诉讼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包括当事人正当理由未到庭、临时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证人、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补充调查等。人民法院应及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下次开庭审理的日期和地点。开庭前应...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延期审理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了民事诉讼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包括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庭、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证人、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补充调查等。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后应及时通知当事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律依据如何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律依据:_x000D_ 1、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_x000D_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_x000D_ 3、法院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延期审理的情况

民事诉讼法延期审理的情形包括: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庭;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证人、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补充调查;以及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律依据: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法院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律依据: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法院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一、起诉离婚不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缺席审理的法律规定

一、民事诉讼中对被告可缺席判决的情形 1、民事诉讼中,对被告可以缺席判决的情形如下: (1)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2)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七条 被告经...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止审理的法律规定

当事人还没有确定法定代理人的,涉及民事诉讼过程当中的一方当事人死亡,其中一方因为不能抗拒的事由,没能够参加诉讼的,或者其他应该中止诉讼的情形,民事法庭都有可能中止审理,待到这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消失以后,再重新开庭审理。...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的法律规定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延期审理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遇到...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审理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为6个月,可延长6个月;简易程序的审限为3个月,不可延长。二审普通程序的审限为3个月,裁定案件为30天,不可延长。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和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不计入审限。无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有哪些民事诉讼的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由于发生某种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按期或继续进行从而推迟审理的制度。《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律师分析: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再审审理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民事诉讼再审期限一般为6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限制。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当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延期审理的情形有哪些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延期审理民事案件的情形包括:一是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因正当理由无法到庭;二是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三是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出庭、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四是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延期开庭的法定理由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延期开庭的法定理由。这些理由包括:1、当事人和其他参与诉讼的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出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合并审理的法律法规

合并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共同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本条是关于共同诉讼的规定。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