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中起诉的概念

律师回答

什么叫起诉

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种案件,是以公诉机关或者当事人的起诉为前提,如果没有人起诉,法院对任何案件都不主动审理。法院如果接受起诉,同意进行审理,称为受理。起诉的成立,标志诉讼中审判程序开始。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建议到网咨询专业律师。网致力于为大家打造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平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中的关键概念

刑事诉讼中证据的分类及其重要性,强调法院对案件判决需依赖充分的证据和调查研究,不单纯依靠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查看全文

相对不起诉的概念

相对不起诉是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作出的决定。根据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任何人在被判有罪之前都应被视为无罪。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检察机关可以作出不起诉或起诉决定,需向上级检察院报送不起诉意见书。...查看全文

刑事司法中抗诉的基本概念

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判决认为有错误时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请求抗诉,并要求检察院在五日内作出决定并答复请求人。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了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所...查看全文

刑诉法中证据的概念是什么?

刑事证据指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 刑事证据的种类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查看全文

诉权的概念?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是指当事人基于民事纠纷的发生,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一项基本权利,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查看全文

反诉的概念?

律师分析: 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保障本诉被告...查看全文

公诉与自诉的概念

法律解析: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源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自诉是指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诉...查看全文

公诉与自诉的概念?

律师分析: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源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自诉是指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诉...查看全文

提起公诉概念是什么

提起公诉,是指检察院针对公安移送审查起诉或自行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而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将该案提交法院进行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提起公诉是检察院的职权,且检察院是我国...查看全文

刑事自诉的概念与理解

刑事自诉是被害人或其代理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不经过公安或检察机关。其特点包括可调解、可撤回起诉、被告可提出反诉,并可上诉或申诉。自诉状应包括双方个人信息、犯罪细节、诉讼请求、送达法院和证据等。...查看全文

刑事上诉的概念与作用

刑事上诉的方式与程序。上诉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通过原审法院或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状应包括判决书、请求、理由等。上诉人在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应准许,期满后要求撤回需审查。如果原判决正确适当,应准许撤回;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判决...查看全文

刑事自诉的概念是什么?

刑事自诉是被害人或其代理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不经过公安或检察机关。自诉案件具有特点:可以调解、可以提出反诉,可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申诉。自诉状应包括被告人信息、犯罪细节、诉讼请求、送达法院和证据等。对多名被告人提起自诉,需提供...查看全文

探究审查起诉提审的概念

审查起诉提审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需要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监督,决定是否起诉的诉讼活动。在审查案件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被害人、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查看全文

公益诉讼的概念?

律师分析: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按照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划分为检察机关提起...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概念?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简言之,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适用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的概念

法律分析:指夫妻双方不能达成离婚合意,一方当事人基于法定事由,请求人民法院依据离婚诉讼程序处理离婚纠纷的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查看全文

公益诉讼的概念

律师分析: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按照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划分为检察机...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的概念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效力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在法律上发生的效力是,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起诉,虽然人民法院会受理,但一旦查明诉讼...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的概念

法律分析:诉讼离婚的概念是指夫妻双方就离婚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如果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经破裂,或者是证明一方有法定准予离婚事由之一的,人民法院一般会判决...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概念及意义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计算暂停。中止解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已过期间有效,待法定障碍解除后,时效继续。...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传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8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