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能否通过诉讼解决?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纠纷需先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结果可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适用范围,如劳动关系、合同纠纷等。不愿协商可申请调解,不愿调解可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劳动仲裁后,起诉需提交起诉状和裁决书等材料。诉讼程序包括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审查、立案决定、缴纳诉讼费、送达被告、提交证据、组成合议庭、通知开庭、审理、调解或裁决。
一、劳动纠纷是否可直接起诉
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劳动者应该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再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的程序怎样
按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委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应的材料,如起诉状、劳动仲裁裁决书等。
起诉后,要按照以下的程序进行:
1、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并提交起诉状;
2、法院审查后,作出受理决定的在7日内立案,作出不受理决定的在7日裁定不予受理;
3、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原告要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逾期未缴会视为自动撤诉;
4、在立案后,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至被告;
5、双方当事人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6、在立案后,法院组成合议庭,安排好合议庭的人员告知当事人;
7、法院安排好开庭时间和地点后,通知当事人和起诉参与人;
8、法院开庭审理后,会核实当事人身份、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等诉讼程序;
9、法院调解成功的,将制作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功,法院即作出裁决。
延伸阅读
结语:经过劳动仲裁的程序,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程序包括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受理决定、缴纳诉讼费、送达起诉状副本至被告、提交证据、组成合议庭、通知开庭、核实当事人身份和权利义务等。在法院调解成功的情况下,将制作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功,法院将作出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需遵循相应的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纠纷是否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查看全文

公房纠纷能否通过诉讼解决?

公房纠纷可打官司,起诉条件包括权益受影响、明确被诉对象、具体诉讼主张和法院管辖权。债务纠纷起诉需提供书面借据或事实根据,否则裁定不予受理。借贷关系明确时法院缺席判决,不明确则中止诉讼。诉讼时效两年,应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原告需提...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诉讼解决继承纠纷?

在继承人过世后的继承开始阶段,各个继承人之间可能会因为继承人的确定、遗产的范围以及遗产分配等问题产生纠纷。如果各继承人协商不成,任何一方继承人都可以向主要遗产所在地或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立案时,需要提供被...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诉讼解决借款纠纷?

借款纠纷可以撤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和第一百四十五条。借款纠纷的撤诉方式包括视为撤诉和申请撤诉,具体情况由人民法院裁定。民间借贷纠纷可以凭借条起诉,但如果债务人对款项交付提出异议,法院通常要求出借人陈述...查看全文

拆迁纠纷能否通过诉讼解决?

拆迁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拆迁纠纷二审后不可以上诉,但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能否通过诉讼解决?

买卖合同纠纷可以起诉,建议当事人收集好证据材料,准备好起诉状后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管辖权法院的确定需根据合同约定,若无约定则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吗

法律分析:劳动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当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是否只能通过裁决解决?

劳动纠纷的裁决是否终局取决于纠纷类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以及执行劳动标准方面的纠纷,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于不服裁决的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能否通过劳动局解决?

劳动纠纷应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对劳动争议做公断与裁决的必经程序。根据法律规定,申请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除非有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查看全文

承包合同纠纷能否通过诉讼解决?

内部承包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只要内部承包协议真实并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是合法有效的。目前我国尚未明确内部承包关系的法律地位,但根据合同双方的隶属和管理关系,人民法院可受理少数违法案件。...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纠纷能否通过诉讼解决?

离婚后,如果一方发现另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情形,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财产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能否通过协议解决?

劳动争议不能约定管辖。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应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不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纠纷包括社会保险金、公有住房转让、伤残等级鉴定、职业病诊断、家政服务、个体工匠...查看全文

退休后劳动纠纷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退休争议归劳动仲裁,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合同履行、辞职辞退、工作时间、报酬等问题。申请人需书面提交申请,附带被申请人副本。...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包工头纠纷?

包工头纠纷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合同变更、辞退、工资纠纷等。拖欠农民工工资可通过电话投诉、申请支付令、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解决。劳动仲裁裁决书可用于单位索赔,如拒绝赔偿可申请法院强...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起诉解决欠条纠纷?

欠条起诉是追债的有效方式,欠条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起诉的证据。只要提供有力证据,起诉胜诉的机会大,可申请强制执行对方财产。但若无法提供证据证明欠款存在,则起诉无效。在借贷时,需有书面材料作为依据,以备不还款时起诉之需。起诉需符合民...查看全文

股东能否通过诉讼解决公司合同纠纷

公司合同纠纷是否可以告股东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公司无权告股东,但在人格否认、大股东抽逃出资等特殊情形下,公司债权人有权起诉股东。合同纠纷立案需满足: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符合人民...查看全文

行政合同纠纷能否通过行政诉讼解决?

这段内容介绍了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以及行政的定义。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诉讼,适用于不平等主体之间。而民事诉讼则是指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能否诉讼

法律分析:发生劳动纠纷,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以外,是能诉讼的。劳动纠纷的解决办法包括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查看全文

没有劳动合同,能否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没签劳动合同,但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凭证可包括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其他证据可包括职业中介机构收费单据、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劳动保障部门...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纠纷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雇佣关系不等同于劳动关系,雇主应承担雇员在雇佣活动中受伤的赔偿责任。双方约定仲裁协议可申请仲裁,但不能申请劳动仲裁。无仲裁协议时,一方申请仲裁不受理。公民、法人和组织之间的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可通过仲裁解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