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居民可以无偿使用救灾物资吗

律师回答

自然灾害救助款物专款(物)专用,无偿使用。但是根据捐助人捐助有无指定意向,对于捐赠的款物有不同的处理。如果款物是捐赠人定向捐赠的款物,那么款物应当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
一、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都是挪用性质的犯罪,有以下明显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扰、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专款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物的使用权,对象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物款,既包括用于上述用途的由国家预算安排的民政事业经费,也包括临时调拨的专款物,还包括其他由国家、集体或者人民群众募捐的用于上述用途的特定款物等。
2、在客观上的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现为,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挪用资金罪中行为人挪用的资金,可以归个人使用,也可以借贷给他人,挪用特定款物罪是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利用特定的职权,将特定款物非法调拨、使用于其他方面,如修建楼堂馆所、购买小汽年及办公设备,进行生产、经营性的投资等,不能用于个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前述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3、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单位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位支配、管理特定款物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上不同,挪用资金罪中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明知是其所在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意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挪用特定款物罪中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明知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专用,确挪作他用。
二、挪用他人资金占有疫情救灾款是否构成犯罪
挪用疫情的救灾款物,如果情节严重的,是犯罪,可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该罪的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位支配、管理特定款物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单位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等方面的特定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
三、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量刑幅度标准?
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的量刑幅度为:对行为人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受灾居民可以无偿使用救灾物资吗

受灾居民可以免费使用救灾物资,但如果是定向捐赠,需要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自然灾害救助款物主要用于受灾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的恢复重建,以及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并...查看全文

利用疫情救灾物资犯罪吗?

本文讲述了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判刑标准和针对不同犯罪主体的法律规定。针对挪用公款罪,刑法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国有工作人员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处罚规定。而对于挪用救灾款等特定款物,如果构成犯罪,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查看全文

救灾物资管理规范?

律师分析: 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进一步规范中央救灾物资储备、调拨及经费管理,提升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水平。 【...查看全文

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和挪用特定款无罪

军用物资,是指除枪支、弹药、爆炸物以外的所有军事用品,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这里的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是指抢险、救灾、救济用途已经明确的物资,包括正处于保管、运输或者使用中的。对于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必须查...查看全文

挪用疫情救灾物资的构成犯罪吗

法律分析: 挪用疫情救灾物资的构成犯罪。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查看全文

对救灾物资的监督权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

我国对于救灾款物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相互配合的完整监督制度。对内是政府内部的监督检查,对外是民众的社会监督。社会救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收支使用也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根据我国《...查看全文

挪用疫情救灾物资可能涉嫌哪些罪?

挪用疫情救灾物资的,涉嫌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应当依据《刑法》的规定对其进行量刑处罚。《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查看全文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法律解析: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全国性救灾物资援助体系建设,规范救灾物资储备的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一套法规。其主要内容如下:1. 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规定了应当储备的各类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标准,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防疫...查看全文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律师解答: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全国性救灾物资援助体系建设,规范救灾物资储备的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一套法规。其主要内容如下:1. 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规定了应当储备的各类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标准,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防疫...查看全文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律师分析: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全国性救灾物资援助体系建设,规范救灾物资储备的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一套法规。其主要内容如下:1. 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规定了应当储备的各类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标准,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防疫...查看全文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法律解析: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全国性救灾物资援助体系建设,规范救灾物资储备的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一套法规。其主要内容如下:1. 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规定了应当储备的各类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标准,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防疫...查看全文

挪用疫情救灾物资涉嫌什么罪

法律分析:挪用疫情救灾物资涉嫌挪用特定款物罪,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疫情救灾物资的涉嫌挪用公款罪。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从重处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办法?

律师分析: 1、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2、县级民政部门要规范救助款物管理,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查看全文

贪污救灾物资的,如何判刑?

律师分析: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查看全文

抢险救灾受伤算工伤吗

算 劳动者如果是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伤,算工伤。该情形属于视同为工伤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劳动者申报工伤,否则劳动者可依法自行申请。 除了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以及在上下班途中...查看全文

挪用疫情的救灾款物是犯罪吗

法律解析: 挪用救灾物资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应当依据《刑法》的规定对其进行量刑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查看全文

挪用疫情救灾款物属于犯罪吗

法律分析:挪用疫情的救灾款物涉嫌挪用特定款物罪,属于犯罪。犯此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查看全文

挪用疫情的救灾款物是犯罪吗

法律分析:挪用疫情的救灾款物,如果情节严重的,是犯罪,可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该罪的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位支配、管理特定款物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单位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等方面的特定款物,情节...查看全文

挪用救灾款个人使用什么处罚

挪用救灾款个人使用会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根据刑法规定,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处罚标准是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在于目的或用途不同,挪用公款罪以个人使用...查看全文

天灾可以赔偿吗

国家不会赔偿天灾损失,因为国家赔偿是针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非法侵犯公民、法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于自然灾害,国家会制定住房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恢复重建,这是救助而非赔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