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的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无约定时为20年。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坐牢。但根据刑法,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情况,可能会受到罚款、拘留甚至有期徒刑的处罚。如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拒不协助执行等情况,会增加违法的严重性。因此,欠债人应尽力履行债务,以避免可能的法律后果。
一、民法典追讨欠款的起诉时效是多久
一般来说,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没有在借条上约定归还时限的,诉讼时效是20年,在这个时限内可以随时找对方要求归还债务。有还款约定期限的,在还款日期到了以后的三年内为诉讼时效期。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欠钱不还会坐牢吗
欠钱属于民事纠纷,的确无力偿还一般是不会坐牢的。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义、量刑】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如果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债务追讨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欠债属于民事纠纷,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坐牢。然而,如果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或者有期徒刑等处罚。特定情况下,如故意转移财产、拒不协助执行等行为,也可能导致判决无法执行的后果。因此,债务人应当履行法定义务,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四条 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的“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诉讼时效规定:欠货款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适用于欠货款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丧失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但仍保留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和普遍性,不得协议排除或变更。...查看全文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 一般来讲,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不同的,这点是很重要的。当然,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也会适用中断、中止等制度,同时法律规章最长可以是20年。 民法上的时效,指一定...查看全文

追讨欠款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

诉讼时效自贷款人要求还款之日起三年。借款合同未规定还款时间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债权人未主张权利的,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自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查看全文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长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长 一般来讲,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不同的,这点是很重要的。当然,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也会适用中断、中止等制度,同时法律规定最长可以是20年。 民法上的时效,指一定事实...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货款欠账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规定,货款欠账诉讼时效为3年,从债权人知道债务人逾期还款开始计算。个人债务纠纷诉讼中,可以通过电话录音、短信内容以及银行凭证等收集证据来证明借贷关系。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搜集可作为证据的相关信息是关键。...查看全文

民法典追讨欠款的起诉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规定债务追讨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无约定时为20年;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坐牢,但拒不执行判决可以受到罚款、拘留,情节严重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从权利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可通过起诉、请求或承诺中断,中断后重新计算时效。与中断不同,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原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处理民事纠纷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查看全文

民法典欠据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欠据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查看全文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期限

法律分析:一、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期限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2、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查看全文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少时间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有多少时间 一般来讲,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不同的,这点是很重要的。当然,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也会适用中断、中止等制度,同时法律规定最长可以是20年。 民法上的时效,指一定...查看全文

欠款追偿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欠条注明还款日期时,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包括:催告后未履行、协商确定明确履行期限、债务人明确拒绝履行、宽限期届满后未...查看全文

追回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催讨欠款的诉讼时效及出借人应注意的事项。催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根据还款期限确定,最长为20年。出借人应签订书面借贷合同,明确借款内容、还款方式和担保责任,同时要确保借款担保对象的能力并进行登记手续。...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不予保护。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提起诉讼、权利人主张权利、义务人认诺及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欠款多长时间不追讨就失效

欠款三年不起诉不追讨就失效。 一般来讲,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不同的,这点是很重要的。当然,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也会适用中断、中止等制度,同时法律规章最长可以是20年。 民法上的时效,指一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等。 【法律依...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规定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自权利人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律不予保护,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款合同的诉讼...查看全文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追讨欠款属于一般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因为《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怎么算 如果借款合同没有写明还款时间,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查看全文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 追讨欠款属于一般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一般三年。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