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以及侵权损害赔偿原则。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旨在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侵权损害赔偿中,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四个要件。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财产损害、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侵权损害赔偿原则包括全部赔偿原则、限定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和衡平原则。
一、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在理论上,侵权赔偿的构成要件中,一般侵权行为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侵权责任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要件:

1. 违法行为:指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实施了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2. 损害事实:指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或伤害,包括对人身权益的侵害。
3. 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与受害者的损失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4. 过错:指侵权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并未能预见的情况。

以上四个要件构成了侵权行为的完整要件,在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这些要件同样适用。通过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事责任的首要条件,只有当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造成损害事实,行为人才承担民事责任。这里的损害,从广义上讲,包括财产上的损害和人身上的损害即造成受害人在财产上或者人身上的不利益。
三是因果关系。
四是主观过错。
在诉讼上,以上四项内容必须要由提出诉讼请求的人进行举证,当事人必须全面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理论上讲,这是一项很困难的举证责任,相比较合同严格责任来说,诉讼请求人需要强得多的诉讼举证能力,这也是合同诉讼与侵权诉讼最重要的区别之一。但这一孑然不同的归责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被诉讼参与人忽视了,这也是近两年来人身侵权诉讼比例大幅度上升、且胜诉率不合理性偏高的关键因素。
二、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侵权损害赔偿是一种适用非常普通、并经常出现的民事责任方式。由于其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所以我们可以说,损害赔偿又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是由赔偿原则、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各项制度构成的一个制度体系。侵权损害赔偿具有以下特征:
(一)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在各种责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均不能以实际造成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只要受害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权利遭到侵害、面临危险或受到妨碍,即可要求行为人承担此几项责任;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只以财产受到侵害为前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这几种责任的承担通常仅以人身权或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为前提。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既可以以他人财产受到损害为前提,也可以以他人的人身受到损害为前提。
(二)损害赔偿以给付金钱或实物财产为内容。在其他责任形式中,侵权行为人不存在向受害人给付金钱的问题;即使以实物财产赔付,该财产也应属于侵权行为人所有。而在返还财产的责任形式中,侵权人向受害人返还的财产本来就属于受害人所有或管理。
(三)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他形式的责任,在实际承担时较为简单,易于操作。而损害赔偿责任在实际承担时却较为复杂,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要考虑到赔偿的范围、赔偿数额的计算、侵权人和受害人的经济状况,在故意侵权中,还要考虑到惩罚性赔偿,如《消法》第49条的规定等。
三、侵权损害赔偿原则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主要有全部赔偿原则、限定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和衡平原则四项原则。
(一)全部赔偿原则。即侵权行为人对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的大小,应以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为依据,予以全部赔偿。
1、侵害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造成损害的,既要赔偿现实财产本身的损失,也要赔偿可得利益损失。
2、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3、侵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限定赔偿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侵权损害:
1、国家损害赔偿。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误工损失,“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2、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铁路运输企业依照《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每名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4万元,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800元。
(三)惩罚性赔偿原则。主要适用于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责任。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四)衡平原则。即在确定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时,应考虑诸如当事人的经济状态等因素,使赔偿责任的确定更公正、公平。
延伸阅读
侵权行为给受害方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及原则是保护受害方权益的重要法律原则。在侵权行为中,加害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弥补受害方的损失。

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后续损失。直接损失包括受害方财产损失、身体损害和精神损害等;间接损失包括受害方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其他损失,如交通费、住宿费等;后续损失包括受害方因侵权行为而导致的未来损失,如医疗费、护理费等。

侵权损害赔偿原则是指侵权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应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确定。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包括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受害方的损失程度等。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确定赔偿范围和金额,能够更好地保护受害方的权益。

在侵权行为中,受害方有权获得赔偿。赔偿方式包括财产损失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停止侵害、消除危险、精神损害赔偿等。其中,财产损失赔偿是最常见的赔偿方式,加害人需要根据受害方的实际损失情况,支付相应的财产损失赔偿。

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及原则是保护受害方权益的重要法律原则。在侵权行为中,加害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弥补受害方的损失。
结语:婚姻关系是社会基本关系之一,婚姻内侵权行为对受害者的权益造成损害,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一般侵权行为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这些要件同样适用于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七十七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按份责任,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一条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条 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律师分析: 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一)建立婚内侵权民事赔偿制度是更好地保护夫妻权益的需要;(二)建立婚内侵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是维护家庭稳定的需要;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查看全文

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法律解析: 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一)建立婚内侵权民事赔偿制度是更好地保护夫妻权益的需要;(二)建立婚内侵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是维护家庭稳定的需要;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查看全文

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法律分析: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一)建立婚内侵权民事赔偿制度是更好地保护夫妻权益的需要;(二)建立婚内侵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是维护家庭稳定的需要;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建立侵害配偶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是什么呢

建立侵害配偶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既是婚姻关系中的法定义务的内在要求,又是婚姻关系民法属性的直接反映,还是保护离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近年来,社会上“包二奶”的现象较为严重,家庭暴力亦呈上升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侵权的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民法典》规定了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的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残疾和死亡的赔偿金,以及侵害财产的赔偿等。被侵权人死亡时,其近亲属有权请求赔偿。侵权人应当一次性支付赔偿费用,如有困难可分期支付或提供担保。此外,对故意侵害他...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内容是哪里

法律分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内容是:结婚后,离婚前,夫妻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行为,导致双方离婚的,只要另一方无过错,即可请求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婚内侵权赔偿制度是什么

婚内侵权赔偿制度是:1、建立婚姻侵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是维护家庭稳定的必要条件;2、建立婚姻侵权损害赔偿,有利于加强与家庭暴力的斗争,提高人们的守法观念,增强夫妻的法律观念,实现夫妻平等和家庭和谐;...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所适用的主体是婚姻中的无过错方,而且也只有在离婚当事人提出离婚时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

法律解析: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是婚姻当事人,而且也只有在离婚当事人提出离婚时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

律师分析: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是婚姻当事人,而且也只有在离婚当事人提出离婚时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

法律分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是婚姻当事人,而且也只有在离婚当事人提出离婚时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

法律解析: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是婚姻当事人,而且也只有在离婚当事人提出离婚时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

法律分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情形: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存在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法律依据:_x000D_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一些注意事项

法律分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一些注意事项如下:_x000D_ 1、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_x000D_ 2、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_x000D_ ...查看全文

人身损害赔偿制度

根据不同的损害情况和相关标准,确定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住宿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金额。...查看全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是

法律分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是夫妻双方。一方有法定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法定过错情形有: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查看全文

民事侵权财产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概述

民事侵权财产损害赔偿法律规定和精神损害赔偿的主旨是:侵权人应按照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进行赔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精神损害赔偿是以金钱赔偿为主要形式,旨在补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失,减轻其精神痛苦,并对侵害人进行惩罚。...查看全文

婚内侵权损害赔偿有哪些特征?

1、侵权行为的广泛性婚内侵权行为是夫妻一方违背了法律对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实施了危害对方的人身权、财产权,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受到损害的过错行为。婚内侵权行为的特点是违反了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如违反了夫妻间忠诚义务...查看全文

婚内侵权损害赔偿有哪些特征

婚内侵权行为是夫妻一方违背了法律对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实施了危害对方的人身权、财产权,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受到损害的过错行为。婚内侵权行为的特点是违反了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如违反了夫妻间忠诚义务、抚养义务、尊重义务...查看全文

侵权损害赔偿

法律分析:人身侵权纠纷有这些:1、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2、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3、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4、水上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