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来进行调整,因为如果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话,实际上是一种违法的现象,所以双方可以协商来后进行调整,是过程没有调整的状况之下可以投诉举报或者是提及仲裁或诉讼。
劳动合同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来进行调整,劳动合同上规定的基本工资一栏是“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应员工来说,用人单位计算加班费或者相关福利时会按照当地最低的工资进行计算,属于用人单位转空子行为,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约定的工资填写。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二、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什么?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现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是需要首先进行协商的,比如说关于公司的报酬问题,协商一致的情况之下才能够进行签订,但是有一些可能是由于劳动者不懂得法学知识,导致双方当事人所协商确定的劳动工资报酬低于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属于非法的,可以请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