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法律依据与实际应用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法律规定: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应全面审查核实证据。举证期限内提供困难可申请延长,逾期未提供需说明理由。民事诉讼简易程序适用于简单的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程序简便,审结期限为三个月。不适用情况包括被告下落不明、发回重审、非诉程序、共同诉讼中当事人众多。当事人可协商同意使用简易程序,但不得排除适用。在处理民事诉讼案件时,可根据案情选择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
一、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法律规定有什么?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举证期限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二、什么是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讼程序。
简易程序只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简易程序起诉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传唤方式简便。审理实行独任制,程序简便。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
(1)起诉时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
(2)发回重审和再审的案件
(3)非诉程序
(4)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并且,简易程序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同意的可以使用简易程序,而且当事人不得协议排除适用简易程序。
在处理民事诉讼案件时有两种审判程序,一种是普通程序,另一种是简易程序。一般来说,适用于普通程序,但如果案情简单,证据明了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也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当事人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如有困难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逾期提供证据需说明理由,否则可能被法院不予采纳或受到训诫、罚款。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其审理程序简便,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对于案情简单、证据明了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收到对方的证据后有反驳证据需要提交的,人民法院应当再次组织证据交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法律依据与实践应用

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未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应承担侵权责任。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据关联性的法律原则与实践应用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根据民事诉讼规则来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的关联性指的是民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这种关联性通常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直接联系,即事实材料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一部分;二是间接联系,即事实材料能够间接证明某一待证...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不实证词的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中,证人作假证可能构成妨碍诉讼,法院可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措施。对方可向法院申请,但决定不可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伪造、毁灭证据、阻止证人作证、转移财产等行为可受罚款、拘留,构成犯罪者还需承担刑事责任。单位...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据造假的法律责任

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法院可对伪造、毁灭重要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他人作伪证等行为罚款、拘留。构成犯罪者将受到刑事追究。...查看全文

经济补偿金的法律依据与实际应用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单方面解除、用人单位提前通知等;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期满终止、用人单位破产或解散等。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相关法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民事抗诉的法律依据

民事抗诉的范围是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全程监督;各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同级法院发出检察建议,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民事裁判及调解书。...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依据及实际应用

物业管理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履行合同、接受监督、提交重大决策、接受监督指导。空置房的物业费交纳方式有:刚拿房未装修入住1年内交50%费用,1年后全额交费;不打算装修直接入户的空置房交70%费用;装修好但未入住的房子需交100%费用,...查看全文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律依据与实践应用

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行为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客观存在和危险性质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加重其责任。适用于当事人无过错的情况下分担民事责任,以及对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环境污染、动物伤害等情况下,无过错仍需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比较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诉讼主体、案件类型和举证责任。民事诉讼是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和人身关系而提起的,举证责任由诉讼方主张;刑事诉讼涉及检察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举证责任由公诉人承担。...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被告伪造证据的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被告伪造证据会面临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常见虚假证据包括虚假证人证言、伪造公章、伪造国家机关文件和虚假票据。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办案效率,而且很难查证。...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管辖权的法律依据与实践分析

级别管辖规定了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包括重大涉外案件、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等。地域管辖规定了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伪证的法律责任与处理方法

民事诉讼中做伪证的处理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则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的犯罪主体,可以对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则追究刑事责任。民...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民事赔偿的法律依据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旨是: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且该损失是被告人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时,民事诉讼必须满足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符合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法律依据

民事案件中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包括:申请人可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有异议、当事人死亡需等待继承人、法人组织终止未确定继承人、法院认为应中止等。中止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终结执行的情形包括:申请人撤销申请、执行依据被撤销、被执行人死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虚假证据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民事诉讼提供虚假证据的处罚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法院审理案件的行为,可被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将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涉外民事诉讼中中文证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法院管辖的涉外民事诉讼中,使用中文证据的原因和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使用中文作为通用语言和文字。当事人如需提供翻译,可以提供,但费用由当事人承担。...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伪证和做假供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伪证是指在法庭上提供虚假的证据或者陈述,而做假供则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提供虚假的口供或者证言。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如果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伪证罪的法律责任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它对司法秩序和人身权利都有严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民事诉讼法对伪证罪都有明确规定,对犯罪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刑罚。...查看全文

证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益与责任明细

民事诉讼证人的权利包括受法律保护、使用本民族通用语言提供证言以及申请补充或更正陈述;而证人的义务则包括按时出庭作证、如实提供证言、遵守法庭秩序,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甚至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申诉的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可申请再审,应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需提交申请书等材料,法院应在三个月内审查并裁定。再审情形包括新证据、缺乏证据、伪造证据、未经质证证据、无法收集证据、法律适用错误等。再审次数有限,同一案件一般只能再审一次,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