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后还需要去监狱服刑吗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是指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下,可以暂缓执行原判刑罚,在考验期内没有漏罪或新罪的情况下,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否则,将撤销缓刑并按数罪并罚执行刑罚。
缓刑期间不需要收监服刑,缓刑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他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的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如果犯罪分子在人民法院规定的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被查出有漏罪,也没有发出有新罪,考验期满,撤销缓刑,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查出有漏罪或者犯有新罪,也应当撤销缓刑,按数罪并罚的规定执行刑罚,考验期不计算在刑期内,如果在考验期内发现缓刑人具有收监执行的法定条件,如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接受监督等情形,也要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期,执行的考验期不计算在刑期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延伸阅读
判缓刑后是否需要进行社区服务?
在判缓刑后,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个案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社区服务。判缓刑是一种法律措施,允许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免于入狱,但需要履行其他义务。社区服务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为社区提供劳动、参加相关教育或康复计划等。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判缓刑的个体有机会改善自己的行为,回馈社会,促进社会融合。具体是否需要进行社区服务以及服务内容和期限,需要根据法院判决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因此,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结语: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其表现良好的情况下,法院可以暂缓执行原判刑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漏罪或新罪,考验期满后缓刑将被撤销,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然而,如果在考验期内发现有漏罪或新罪,缓刑将被撤销,根据相关规定执行刑罚。此外,如果缓刑人违反法律规定、不接受监督等,也会导致缓刑被撤销,并执行原判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判缓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同时可能需要履行社区服务等义务。具体情况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七节 对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处理 第五十九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判缓刑,但一年后,还需要去监狱服刑吗?

被判一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选择在看守所服刑,而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则需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服刑。法律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公安机关将其送交监狱执行刑罚...查看全文

缓刑后是否还需要入狱服刑?

不需要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查看全文

判处了有期徒刑又判了缓刑要去监狱服刑吗?

律师分析: 犯罪后经法院宣判缓刑,因为是缓期执行刑事处罚,犯罪分子不用在监狱服刑,相当于恢复自由,所以有些人便以为自己已经没事了。不过,被法院判处缓刑还要遵守缓刑管理规定,违反的将要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判处了有期徒刑又判了缓刑要去监狱服刑嘛?

律师解答: 犯罪后经法院宣判缓刑,因为是缓期执行刑事处罚,犯罪分子不用在监狱服刑,相当于恢复自由,所以有些人便以为自己已经没事了。不过,被法院判处缓刑还要遵守缓刑管理规定,违反的将要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公民被判缓刑还需要进监狱吗

法律解析: 公民被判缓刑是否要坐牢需要看实际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查看全文

公民被判缓刑还需要进监狱吗

法律解析: 公民被判缓刑是否要坐牢需要看实际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需要进监狱吗?

法律解析: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查看全文

缓刑需要进监狱吗?

律师分析: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查看全文

缓刑需要进监狱吗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查看全文

缓刑需要进监狱吗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查看全文

缓刑需要进监狱吗

法律分析: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查看全文

缓刑需要进监狱吗

法律解析: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查看全文

监狱服刑需要交费吗

法律分析:监狱服刑是不需要交费的。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在收受物品和钱款时,应当经监狱批准、检查。如果罪犯有法定情形的,监狱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缓刑三年后还需要服刑吗

缓刑三年后不需要服刑。缓刑考验期三年内没有新犯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不需要服刑。缓刑全称暂缓量刑,又称缓刑,是指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人,应当先宣布定罪,暂不执行判处的刑罚,即犯罪行为人仍有人身自由。缓刑...查看全文

缓刑需要进监狱嘛?

律师解答: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查看全文

缓刑后是否还需要服刑

缓刑后不需要服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撤销缓刑后还能判缓刑吗 ...查看全文

为什么判刑后还没送去监狱

判刑后一直不送监狱的原因是看守所这边得等到一定人数之后才整批移送监狱,会拖延一些时间。      判决生效后送往监狱应该是在一个月左右,判决之日起十日内是上诉期...查看全文

判刑以后去哪个监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查看全文

判处死缓需要服刑多少年后才能出狱?

死缓最短15年是可以出狱的,如果未被限制减刑,死缓二年期满后可以减为无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25年有期,以后还可以再减刑。但是实际服刑期最少不少于13年,不包括缓刑的2年。 判死缓最少服刑多少年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查看全文

在监狱服刑能转监狱吗?

律师分析: 犯人在服刑过程中,可以根据监狱管理部门的需要,调整服刑场所。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第五条规定,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