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信息罪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包括两方面:一是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需具有因果关系;二是直接遭受的损失,不限于直接损失。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可依法处以刑罚和罚金。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第
1、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损害事实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因果联系,这是允许提起附带民事损害赔偿之诉的前提之一。
2、是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遭受的损失,而不限于遭受的直接损失。另外,该罪的刑罚中,有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规定,就是说可以对被告人处以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已变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延伸阅读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
泄露个人信息罪是指未经授权,故意披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罪的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是严重的。依法,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此外,被侵犯隐私权的个人还可以要求侵权者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预防和打击泄露个人信息罪,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合力。
结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是指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导致的损失,需满足因果关系。同时,被告人犯罪行为直接遭受的损失也在赔偿范围内。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构成刑事罪。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等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罪则是故意披露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依法,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并可能承担民事责任。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全社会应加强保护意识,宣传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泄露个人信息赔偿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给予消费者经济赔偿。赔偿的额度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获取的收益;给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经营者获取的收益的,赔偿的额度为消费者的实际损失;经营者...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赔偿标准?

律师分析: 经营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给予消费者经济赔偿。赔偿的额度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获取的收益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经营者获取的收益的,赔偿的额度为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营者获取的收益、消费者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赔...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赔偿标准

经营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给予消费者经济赔偿。赔偿的额度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获取的收益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经营者获取的收益的,赔偿的额度为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营者获取的收益、消费者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赔偿的额度不低...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索赔标准?

律师分析: 经营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给予消费者经济赔偿。赔偿的额度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获取的收益;给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经营者获取的收益的,赔偿的额度为消费者的实际损失;经营者获取的收益、消费者的实际损失难以确...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索赔标准

经营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给予消费者经济赔偿。赔偿的额度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获取的收益;给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经营者获取的收益的,赔偿的额度为消费者的实际损失;经营者获取的收益、消费者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赔偿的...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索赔标准

个人信息泄露导致损失的索赔方法是通过民事诉讼,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受害人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依靠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查看全文

什么是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要求情节严重,包括出售、提供行踪轨迹信息用于犯罪、知道他人利用个人信息犯罪并提供、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大量个人信息等。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将在职责或服务中获得的信息出售一半以上、曾受刑事或行政处罚且再次...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泄露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_x000D_ 1、行为人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被用于犯罪的;_x000D_ 2、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十条以上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查看全文

什么是泄露个人信息罪?

故意泄露他人个人信息会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这是我国相关法律所不允许的。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是要求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行为人私自获取、出售或者提供有关公民个人的一些有关行踪或者个人其他身份信息的事情超过五千次,并且通过这些信息非法获取的钱财超过五千元以...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泄露公民信息立案标准:情节严重的标准为私自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超过5000次,且非法所得超过5000元;通过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利用达到50000次或非法所得达到50000元。侵犯隐私权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住宅...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一般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信息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情节严重是指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的数量、次数较多,获利较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给公民个人生活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所出售、非法提供信息被他人用于...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般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信息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情节严重是指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的数量、次数较多,获利较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给公民个人生活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所出售、非法提供信息被他人...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信息的赔偿金额

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罚:泄露个人信息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处以罚金;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者也将受到严厉惩罚。单位犯罪者将面临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相应处罚...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信息赔偿几钱?

律师解答: 泄露个人信息情节轻微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商议赔偿数额。泄露了个人信息罪同时造成了比较严重后果的,以拒绝不去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的义务罪进行定罪处罚。如果是非法进行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指通过窃取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方法获取了国家机关...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赔偿规定?

法律解析: 经营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给予消费者经济赔偿。赔偿的额度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获取的收益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经营者获取的收益的,赔偿的额度为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营者获取的收益、消费者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赔...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赔偿规定?

律师解答: 经营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给予消费者经济赔偿。赔偿的额度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获取的收益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经营者获取的收益的,赔偿的额度为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营者获取的收益、消费者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赔...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立案标准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立案标准:本罪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标准

一、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标准 刑法没有泄露个人信息罪,侵犯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标准是: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非法获取、出售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