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更换抚养权如何执行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中更换抚养权的执行规定及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更换抚养权可通过协商或起诉变更,需符合法定变更情形。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则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抚养费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一般为月总收入的20%-30%。固定收入者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时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抚养费数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一、民法典中更换抚养权如何执行
更换抚养权的执行规定如下:
首先,可采取协商变更方式。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
协商变更的情况下,双方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然后请求法院予以变更即可。
其次,若协商不成,则可通过起诉变更。但此种情况需要出现法定变更情形,否则难以变更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
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一般情况下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需另付教育费.医疗费。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孩子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地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收入的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但是在实践中具体数额的确定,不可机械的套条适用,可应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和孩子的实际开销做一定的调整。
另外,即使孩子的抚养费法院判决当中已经确定了,这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的。如:原定的抚养费根本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了;如:因子女上学或身体患病远远超过了预期的开销等等。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更换抚养权可采取协商变更方式或通过起诉变更。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一般情况下,孩子抚养费可按父母月总收入的20%-30%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请注意,法院判决的抚养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二节 收养的效力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 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情形或者违反本编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七条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抚养权如何进行变更

民法典对于抚养权的变更没有具体规定,可以通过协议变更或诉讼变更。变更抚养权的条件包括患病或伤残、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以及其他正当理由。离婚后,变更抚养权需要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并办理公证。...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对于抚养权如何执行

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抚养权的执行方式,而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如果判决确定子女抚养权,则由被执行人执行判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另外,离婚后可以通过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或向法院起诉来变更孩子抚养权。在变更抚养权时,需要符合法定条...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进行抚养权的变更?

变更孩子的抚养权的方法:(一)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有两种形式:1、双方协议变更。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只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则应予准予,就是说父母之间可以私下协商变更子女抚养权,然后请求法院予以变更;2、...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变更离婚抚养权

离婚后变更抚养权需法院认可,可协议或起诉,但需符合法定情形,如生病、伤残、不尽义务、虐待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要求变更抚养权

法律分析:变更抚养权,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变更,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变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_x000D_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变更离婚抚养权

法律分析:变更离婚抚养权,可通过协议或起诉两种方式办理,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变更孩子的抚养权都需要法院的认可。且法定变更抚养权的情形包括: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离婚如何变更抚养权

离婚后,抚养权变更可由双方协商或向法院起诉。如果父母一方请求变更,法院应支持,如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或有其他正当理由。...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更改小孩的抚养权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更改小孩的抚养权,首先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进行诉讼时需要举证,比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或者是不尽到抚养义务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变更小孩的抚养权

变更子女抚养权可由夫妻协商或向法院起诉。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不满两周岁子女由母亲抚养,已满两周岁需法院判决。需提交起诉状、身份证、孩子出生证明、离婚证、证据等材料。变更抚养权若双方一致,无特定流程;如一方不同意,需向法院提起...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变更小孩的抚养权

法律分析:变更小孩的抚养权,可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也可通过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法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_x000D_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更改子女的抚养权

法律分析:一般可由夫妻自行协议更改子女的抚养权。若协议不成的,且存在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或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等情形之一,则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变更抚养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更改子女的抚养权

夫妻自行协议更改子女抚养权,如协议不成,可向法院起诉主张变更抚养权。若存在因患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子女满八周岁愿随另一方生活且有抚养能力等情形,法院会支持。...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抚养关系如何变更

父母可协商决定变更抚养关系,协商不成可诉诸法院。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抚养关系,法院会支持:因严重疾病无力抚养子女,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抚养关系如何变更

法律分析:抚养关系的变更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来决定,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向法院请求变更抚养关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会支持其诉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与...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

父母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应先协商,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法院。法定变更情形包括:一方因严重疾病或伤残无法抚养,或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申请变更子女抚养权

法律分析:申请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双方协议变更,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只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则应予准予。若协议不成的,可提供证据证明另一方不宜就行扶养,或其无力继续扶养,而本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子女抚养权变更如何办理

法律分析:子女抚养权变更可以通过夫妻协商变更,也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变更。法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_x000D_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

法律分析: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的方式:原则上应由双方协商予以变更,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法定变更情形包括: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

如何变更子女抚养权及起诉所需材料。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规定,变更子女抚养权可通过协议或诉讼两种方式进行。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抚养关系或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需另行提起诉讼。法院将支持以下情形的变更请求: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离婚后子女抚养如何执行

法律分析:离婚后子女抚养可由双方协商决定由一方抚养或者共同抚养。如果协商失败的话,2周岁以下的孩子归母亲抚养,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尊重孩子真实意愿,二到八周岁的看夫妻双方谁的生活环境更适合小孩成长。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