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在上诉期间是否被允许?

律师回答
摘要:在刑事案件中,判决书未生效前家属不能探视犯人,但律师可以代为探视。判决书生效后一个月后,家属可以正常探视。这是为了防止串供和影响案件办理。根据《刑事诉讼法》,辩护律师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其他辩护人经许可也可以会见。被告人和近亲属有权提出上诉,上诉权不得剥夺。
1、在刑事判决书未生效前(二审期间)是不能探视的。
2、一般在判书生效后移监后一个月能正常探视。
3、判决未生效,家属不能探视,律师可以帮忙探视。
4、领了判决书还未过上诉期,家属还不能去探望犯人,是因为判决还没有生效,另外与案情也有关系。实际上很多案件,譬如诈骗、贪污等严重罪行,在没有侦结和起诉之前,家属探望有可能严重影响案件的办理。犯罪嫌疑人在被逮捕后至法院判决前,为防止串供,不能会见亲属。但依法可以会见律师或者其他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延伸阅读
探视权利在上诉期间的法律限制
在上诉期间,探视权利可能会受到法律的一定限制。根据相关法规和司法实践,法院可能会对上诉期间的探视进行限制,以确保上诉程序的公正性和顺利进行。这些限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探视时间、地点和频率;要求事先获得法庭批准或与对方当事人协商一致;限制探视对象的范围,例如只允许亲属或律师进行探视。这些限制的目的是保护案件的秘密性、防止干扰正当程序以及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因此,在上诉期间,探视权利可能会受到法律限制,具体限制的内容和条件需根据具体案件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结语:在刑事判决书未生效前(二审期间),家属无法探视犯人。一般在判书生效后一个月,才能正常探视。律师可以帮忙探视。领了判决书但未过上诉期,家属不能探望犯人,以防止案件办理受影响。犯罪嫌疑人在被逮捕后至法院判决前,为防止串供,不能会见亲属,但可以会见律师。根据相关法规和司法实践,上诉期间的探视权可能受到限制,以保护案件秘密性和当事人权益。具体限制需根据案件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视在留置期间是否被允许?

留置期间,家属不能探视,律师是否可以探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存在机密、秘密、串供、隐藏证据、销毁证据等情形,律师不可探视。但案件移送给检察机关后,律师可介入。...查看全文

拘役期间是否允许探视?

拘役期间可以探视。拘役是刑事处罚中的一种,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拘役犯的刑期由公安机关执行,不押送监狱,可以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拘役判决生效后,家属可以到看守所探望。拘役虽然剥夺...查看全文

探视刑事拘留期间是否被允许?

刑事拘留期间不允许探视,以防止串供和浪费司法资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8条,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提供咨询和代理申诉,但需经侦查机关批准。刑事拘留的条件包括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并具备法定的紧急情形,如正在实施犯罪、被指认犯罪、...查看全文

被看守所拘留期间是否允许探视?

被看守所拘留的探视权限取决于拘留性质。治安行政、司法拘留可探视,刑事拘留不可探视,未决犯只能见律师,已判罪犯每月最多三次。审判前只能律师会见,家属朋友可写信但需审查。看守所可寄收物品,但不能有金属、扣子、拉链等。检查发现有碍案件的...查看全文

刑拘期间是否允许家属探视?

家属不可以探视。嫌疑人、被告人在被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之后,需要被关押在看守所。在此期间,除了委托律师可以进行会见之外,并不允许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属进行探视。 刑拘期间家属可以探视吗 不能。刑事拘留一般不超过十四天,最长不超过三十...查看全文

被刑事拘留期间,是否允许家属探视?

刑事拘留期间家属不允许会见犯罪嫌疑人,只有律师可以会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侦查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要求应得...查看全文

探视刑事拘留期间的家属是否被允许?

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无法会见嫌疑人。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并了解嫌疑人的情况。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嫌疑人,并提供法律咨询。律师会见时不受监听。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律师会见需要侦查机...查看全文

探视犯罪嫌疑人在刑事拘留期间是否被允许?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被拘留的家属可以在特定时间内探视被拘留的亲人。同时,拘留所收押被拘留的人,必须告知他们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定。拘留所里不可以用手机,但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可以使用拘留所内专用电话。拘留所应当依法保障被拘留...查看全文

拘留期间允许探视吗

为保证侦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刑事拘留期间,家属是不允许探视的,但辩护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向其了解涉嫌的罪名及案件的相关情况。《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过夜?

父母离异后,探视权只是一种可以与孩子进行接触的权利,不包括成为孩子监护人的权利。父母一方想要带孩子外出玩耍也需要征得对方同意,否则是违法的。双方可以通过约定孩子的时间分配来解决问题,但不能长时间带走孩子或违反约定。随意改变计划并不...查看全文

是否允许在拘留期间进行探望?

刑事拘留时,律师可以会见被告人,但家属无权探视。而民事拘留则可以探视。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律师会见被拘留人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拘留所民警负责核验并安排会见。...查看全文

在上诉期间,亲属能否探视?

在刑事案件中,判决书未生效前(二审期间),家属不能探视犯人,但律师可以帮忙探视。判决书生效后一个月,家属可以正常探视。这是为了防止串供和影响案件办理。根据《刑事诉讼法》,辩护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其他辩护人需经法院许可。...查看全文

探视是否允许在看守所内进行?

看守所里的未决犯不允许探监,只能见律师;判决犯可以探视,但每月不超过三次;审判前只能律师会见,家属朋友不能探望;家属朋友可以写信,但信件需经过检查,不能涉及案件。...查看全文

探视监狱中的亲属是否被允许?

看守所对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但律师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有权会见和通信。律师需要持有相应证件和委托书,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不得超过48小时。同时,看守所对于特定情况下的犯人可以使用械具进行控制。总之,本文主...查看全文

家属是否允许在刑拘期间探望被拘留者?

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家属不能会见,只有委托律师才能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涉嫌罪名。根据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律师,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情况。律师会见时不受监听,但在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等特殊案件中,需经...查看全文

强制戒毒是否允许探视?

强制戒毒期间可以探视,但身份不明或处于特殊情况的人员不得探视。戒毒期限为两年,可以根据戒毒情况提前解除或延长一年。强制戒毒决定由公安机关下达,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探视权能否恢复并允许家属在家中探视?

探视孩子是否可接回家,根据夫妻双方约定。如果约定可接回家,则可接;约定不可接回家,则不可。法院可中止探望权,但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探望权是亲权的派生权利,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97字)...查看全文

探视拘留所里的朋友是否被允许?

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家属和朋友可以探望,凭有效身份证明即可。拘留是指扣留、拘禁,行政拘留一般不超过15天。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被处罚人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对方收取?

我国法律规定,探望权可以不允许对方接走。当事人可协商行使探望权,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如父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法院可中止探望,待情况改善后恢复。...查看全文

看守所是否允许家属探视?

看守所一般情况下可以见家属,包括短期服刑的犯人和羁押期间的犯罪嫌疑人。在特殊情况下,如配偶、父母或子女病危,经办案机关同意并公安机关批准,人犯可以回家探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