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除电子合同的约束?

律师回答
摘要:电子合同的解除方法和认定效力: 电子合同的解除可通过协议、约定或法定方式实现。电子合同的解除需注意电子证据的认定和电子签名的核对。电子合同的生效需具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真实的电子意思表示和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电子合同的解除方法:
1、可以协议解除,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可以约定解除,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就可以解除合同。在电子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解约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电子合同并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3、可以法定解除,在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解除合同的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电子合同认定效力需注意:
1、双方当事人均予认可的电子证据,其打印件应当作为证据认定;
2、对有争议的电子证据,应先核对其电子签名,如相符,应认定系拥有该电子签名的人所收发;
3、如当事人只提交打印稿,而原件已从电脑中永久删除的,除对方认可,否则该打印稿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因为无法判断是否就是原件。
电子合同的生效需具备的法定条件如下:
1、订约主体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于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效力,有人从保护无过错方当事人利益的角度考虑,认为应将使用电信的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视为有行为能力人;
2、电子意思表示真实。即利用资讯处理系统或者电脑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事人可能运用机械的或自动化的方式来为要约或承诺作出意思表示;
3、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合同的缔结方式必须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并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电子合同的要约是指表意人通过网络发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通过网络作出承诺,一般都是针对网络上发出的要约而作出的。
延伸阅读
结语:电子合同的解除方法多样,包括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在电子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约定解除条件或法院申请等方式解除合同。同时,对于电子合同的认定效力,应注意将双方认可的电子证据作为证据认定,并核对电子签名的真实性。此外,电子合同的生效需满足法定条件,如订约主体是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电子意思表示真实以及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等。电子合同的解除和生效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解除电子合同的约定?

签了电子合同的解除:、协商解除。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具体体现,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合同。、约定解除。合同中约定发生特定事项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权可以保留给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保留给所有的合同当事人。、法定解除。因存在不可抗...查看全文

电子合同如何解约

法律分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除电子合同: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查看全文

如何解约电子合同?

民法典规定电子合同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电子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解约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电子合同并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电子合同如何解除?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除电子合同: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查看全文

电子合同如何解除

电子合同解除方法:1、协商一致解除;2、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电子合同认定:1、双方认可的电子证据应作为证据;2、争议证据应核对电子签名;3、仅提交打印稿不可作为根据。电子合同生效条件:1、订约主体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2、电子意...查看全文

电子合同应该如何解约?

民法典规定电子合同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电子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解约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电子合同并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合同的约束力如何

法律分析:合同的约束力是指:对于依法成立的合同,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查看全文

如果违约电子合同怎么解除

签了电子合同解除的方式如下:1、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2、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由一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3、发生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法定解除的事由,由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如何解除已签订的电子合同?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除电子合同: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查看全文

如何解除失信黑名单的约束?

申请执行和解协议,确认履行后向法院申请撤销黑名单。申请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法院同意后执行。被执行人不还钱,申请人出具书面申请的可能性低。...查看全文

签了电子合同如何去解除?

电子合同解除方法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解除条件;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查看全文

签了电子合同如何解除呢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除电子合同: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如何约定的

法律分析: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其中,保留解除权的合意,称之为解约条款。解除权可以保留给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保留给当事人双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如何解除民法典规定的电子合同?

民法典规定电子合同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电子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解约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电子合同并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规定电子合同怎么解除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除电子合同:1、...查看全文

如何解除婚约合同?

法律分析:一、如何解除婚约合同?1、婚约的处理原则(1)订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和手续法律不提倡订婚但是也不禁止订婚,是否订婚由当事人自愿决定。但是,任何人不得强迫当事人订婚。(2...查看全文

违约合同如何解除

法律分析:违约合同并不当然能够解除,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只有在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即根本违约时,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权。所以除非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了才可以行使解除权。...查看全文

如何约定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约定解除合同可以约定具体的解除事由,还可以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_...查看全文

违约合同如何解除?

律师分析: 违约合同并不当然能够解除,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只有在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即根本违约时,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权。所以除非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了才可以行使解除权。如果没...查看全文

违约合同如何解除

违约合同并不当然能够解除,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只有在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即根本违约时,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权。所以除非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了才可以行使解除权。如果没有达到根本违...查看全文

违约合同如何解除

法律解析: 违约合同并不当然能够解除,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只有在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即根本违约时,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权。所以除非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了才可以行使解除权。如果没...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秦嘉泽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合伙人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2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