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犯取保候审后能否被判缓刑?

律师回答
摘要:电信诈骗从犯取保候审后是否可以判缓刑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从犯的量刑应参照主犯从轻处罚,但并未明确规定取保候审后必须判缓刑。因此,无法准确分析从犯可能面临的刑罚,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
一、电信诈骗从犯取保候审后可以判缓刑吗?
取保候审和缓刑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电信诈骗从犯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九十八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我国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对刑事案件当中的从犯,应该根据当事人在案件中起到的作用,参照主犯的量刑从轻处罚,并没有规定取保候审之后一定要判缓刑,所以,没有电信诈骗案的详细情况,没办法准确分析从犯可能面临的刑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法律制度,对于电信诈骗案件中的从犯,应根据其在案件中的作用参照主犯的量刑从轻处罚。并没有规定取保候审后一定要判缓刑。因此,对于电信诈骗案件的从犯可能面临的刑罚,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进行准确分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电信诈骗犯取保候审后是否仍有可能被判刑?

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不会判刑,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性,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性的可能性,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查看全文

2023年电信诈骗犯取保候审后如何判断缓刑?

电信诈骗从犯取保候审后是否可以判缓刑,取保候审和缓刑无关。根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从犯的量刑应参照主犯从轻处罚,但并未规定取保候审后必须判缓刑,具体刑罚需根据案件情况来决定。...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自首初犯取保候审缓刑吗

法律分析:电信诈骗自首初犯取保候审的,只要符合缓刑条件就可以判缓刑。行为人实施电信诈骗构成诈骗罪,同时具有自首情节的,通常会在诈骗罪量刑的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只要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没...查看全文

能否取保候审后被判缓刑?

取保候审与判决结果无直接关系,只有罪轻的可能办理取保候审,争取缓刑的机会大一些,但并非必然,具体机率需根据实际案件判断。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而缓刑是指对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人,...查看全文

诈骗罪取保候审的从犯能被判缓刑吗?

诈骗罪的从犯是否判缓刑取决于:1)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且缓刑不会再危害社会;3)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查看全文

犯电信诈骗罪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法律分析:取保候审与是否需要判刑没有关联。只要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且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就需要判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完结和不会判决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犯罪是否能被判缓刑?

电信诈骗缓刑适用条件:1.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好,不再危害社会;3.累犯不适用,因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后诈骗犯是否还会被判刑?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于刑罚,只是改变了强制措施。如违反规定,仍可能被逮捕。最终是否判刑由法院决定。取保候审仅适用于轻微情节,不等于免刑。如果明知有犯罪事实,必须判刑。...查看全文

犯电话诈骗罪取保候审后是否还判刑

电话诈骗罪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于刑罚,法院仍会根据证据判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一种措施,并非必然导致缓刑,但退赃和积极认罪态度可争取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案件能否取保候审?

电信诈骗可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根据法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羁押期限届满且案件尚未办结的情况,可以采取取保候...查看全文

能否取保候审?能否被判缓刑?

抢劫罪不能取保候审,但可以适用缓刑。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对较轻罪行的犯罪嫌疑人采用,而抢劫罪属于暴力犯罪,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然而,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适用...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后是否可能被判缓刑?

取保候审后是否会判缓刑?具体要根据案件情节来分析。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后可能会判缓刑,但必须同时满足缓刑的条件。具体的判决还需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决定。取保候审并非缓刑的先决条件,即使没有取保候审,符合缓刑条...查看全文

帮信罪取保候审后能被判缓刑吗?

缓刑可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且对社区无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宣告。宣告缓刑期间,可限制其特定活动、区域和人员接触。取保候审则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或患病、孕妇、哺乳期...查看全文

醉驾罪犯取保候审后是否能被判缓刑?

醉驾取保候审后可以判缓刑吗?醉驾符合以下条件可以判缓刑:1.被判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定犯罪分子;2.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3.不属于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查看全文

被告人被判取保候审后能否被判缓刑?

公安侦查和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争取取保候审,可在法院审理阶段获得缓刑。我国法律规定,对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宣告缓刑,包括轻罪、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不影响社区。...查看全文

电话诈骗罪取保候审后是否还需被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犯电话诈骗罪取保候审后仍可能被判刑,判决结果取决于诈骗金额。取保候审与判刑存在关系,但无论是否判刑,取保候审都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尽快侦破案件。...查看全文

犯电话诈骗罪取保候审后还判刑吗

法律分析:犯电话诈骗罪取保候审后,如果最后经调查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判刑。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查看全文

诈骗犯能否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诈骗犯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的,没有危险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查看全文

诈骗17万取保候审能判缓刑吗

缓刑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原判刑期需要不执行、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缓刑的适用需要满足以上条件,...查看全文

诈骗12,000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判刑

被诈骗后的量刑与取保候审是没有关联的,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会影响到法院的审判。一般犯诈骗罪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