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后自首的交通肇事应如何处罚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应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从宽处罚的幅度。肇事逃逸的标准包括驾车逃离现场、认为自己无责任离开现场等。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规定了不同情节的刑罚,逃逸致人死亡的刑罚更重。自首必须在肇事后立即向公安机关坦白犯罪事实,酒后醒来后再交代不构成自首。
一、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应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
二、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到公安机关自首的,对嫌疑人的量刑还是有利的,可是,如果驾驶员当时逃逸是因为喝了酒,等到酒醒了以,再到公安机关去交代交通事故的犯罪事实的,这根本就不构成自首,因为嫌疑人没有向公安机关坦白所有的犯罪事实。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根据法律规定,应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况决定是否从宽处罚。自首者应如实供述罪行,并配合相关调查。然而,如果逃逸是因为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待酒醒后再向公安机关交代,并未坦白全部犯罪事实,这并不构成真正的自首行为。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明知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无证驾车逃离现场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肇事逃逸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最高可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律师分析: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如何处罚?

律师分析: 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未等交警到达即弃车离开了现场,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即便之后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已经成立,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但是投案自首的行为符合《最高人...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如何处罚

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未等交警到达即弃车离开了现场,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即便之后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已经成立,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但是投案自首的行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为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违...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该如何处罚?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商业险免赔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要加重刑罚,还将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最高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案例如何处罚

犯罪后自首并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处罚;自首包括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中的罪犯如实供述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交通肇事罪造成重大事故致人伤亡或财产损失,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者处罚更重。...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该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的,可以对行为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查看全文

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情况

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又构成自首的是否应当认定自首情节,从轻处罚根据法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查看全文

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情况

法律解析: 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又构成自首的是否应当认定自首情节,从轻处罚根据法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查看全文

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情况?

律师分析: 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又构成自首的是否应当认定自首情节,从轻处罚根据法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查看全文

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情况

法律解析: 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又构成自首的是否应当认定自首情节,从轻处罚根据法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处罚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章,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会产一诸多不利后果。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减轻刑罚的一个条件。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如下: 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方面。通常情况下,交警会根据事故各方的过错来认...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的处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的处罚: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逃逸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可吊销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但存在自首的,可以减轻刑事责...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后自首,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罚,进行拘留或罚款。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法律解析: 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律师分析: 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