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续上一级信访?

律师回答
摘要:信访受理时限为15日,信访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政府反映情况的制度,信访事项可以进行听证,但有限制范围。信访制度是为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而设立的行政救济制度。
信访受理的时限是多久
15日。《信访条例》规定,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信访的含义
信访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
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吁请解决问题,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
《信访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信访事项可以听证吗?
我国《信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听证应当公开举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听证范围、主持人、参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由此可见,听证是有限制范围的,只针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此外,听证不是有权机关处理信访事项的必经程序,并且听证也不是一定举行的,由有权机关裁量决定。
什么是信访?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什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什么是信访制度
1、信访制度是国务院《信访条例》设定的。
2、信访是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制度。
3、信访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信访条例》第二十二条
延伸阅读
结语:信访受理的时限是15日。根据《信访条例》规定,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在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除非信访人的姓名和住址不清。信访是公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与政府及相关机构接触,反映情况、表达意见、寻求问题解决的制度。听证是针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通过公开举行的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信访制度是为了保持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而设立的行政救济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四十二条 调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得随意扩大调查范围、变更调查对象和事项。
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集体研究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信访多久可以继续上一级信访

信访受理的时限是多久 15日。《信访条例》规定,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信...查看全文

信访不满意怎么向上一级信访

申请信访后,若信访机构多次未处理信访事项,申请人可向上级信访机构申请复查。对行政机关处理信访事项的意见不满,信访人可在收到书面答复后的30日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在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书面答复。...查看全文

如何向上一级信访部门提出复议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查看全文

怎样一级一级信访

法律分析: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根据信访事项的性质和管辖层级,到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上一级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对跨越本级和上一级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上级机关不予受理,并引导来访人以书面或走访形式向依法有权...查看全文

国家信访局是否继续接受信访?

国家信访局恢复接待群众来访,但要求来访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并接受体温监测和健康码核查。医疗纠纷应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信访局可管辖。信访局是处理来信来访事项的部门,负责保证信访渠道畅通,并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因此,信访局告状...查看全文

网上信访国家信访局算越级吗

2022年国家信访网上如何行政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程序为: 1、当事人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申请; 2、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 3、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查看全文

本级信访部门解决不了问题能去上一级信访反映吗

一、本级信访部门解决不了问题能去上一级信访反映吗1、申请信访后,信访机构多次不处理信访事项的,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信访机构申请复查。2、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查看全文

信访事项终结后继续信访怎么定性

一、信访终结后又出现新的情况可以继续信访吗 不可以。重复信访是同一信访人在一定时期两次以上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行为。分为不予处理的重复信访和不再受理的重复信访。 根据《信访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查看全文

网上信访可以越级吗

1、可以越级。2、对原办理机关的处理决定或者复查意见不服的,信访人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书或者复查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上一级行政机关应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查看全文

可以越级上信访办吗

可以越级。 对原办理机关的处理决定或者复查意见不服的,信访人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书或者复查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上一级行政机关应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 法律依据: 《信访条例》 第十条 设区...查看全文

信访15日不回复可以去上一级吗

一、多次信访不处理还能怎么办 申请信访后,信访机构多次不处理信访事项的,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信访机构申请复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第三十二条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查看全文

直接去上级信访可以吗

直接去上级信访是可以的。...查看全文

提出上诉后如何进行信访?

对法院二审不服可以向中级法院提起申诉,也可以向信访委投诉举报。根据《民诉法》第20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包括法院驳回再审申请、逾期未作出裁定或再审判决有明显错误等情形。人民检察院应在三个月内审查并作...查看全文

签署息诉罢访承诺书后,能否继续信访?

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不得围堵国家机关、阻断交通,携带危险物品,侮辱、殴打工作人员,滞留滋事或弃留人员,煽动串联、幕后操纵信访,扰乱公共秩序。...查看全文

国家信访局如何处理信访问题?

信访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通过信函等形式向相关机构反映情况和请求解决问题。投诉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向国家机关主张权利的行为。信访通常在60天内得到处理,复杂情况可适当延长30天。投诉人对处理意见不满可在30天内申请覆核,对复议结...查看全文

逐级信访流程

信访程序 切记信访的提出,一定要逐级办理,一定要由下而上。千万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千万不要想着大官解决问题快,大官更遵守程序规定。如果什么事情都找大官办理,还要下边的人干什么呢? 正确的程序如下: 1,争议双方沟通。 2,争议双方无...查看全文

如何上信访局需要哪些材料

本文介绍了准备书面信访和口头信访,并前往当地信访部门咨询的方法,以及信访范围。信访范围包括检举、揭发、控告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行为;检举、揭发、控告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对环保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查看全文

信访不服受理,如何进行上诉?

信访答复不服不可提起诉讼,但可向上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行政机关办理信访答复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当事人可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政府履行法定职责,保护其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老百姓如何信访

信访,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短信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请求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查看全文

信访遇上截访怎么办

据相关法律法规,被截访人可以向警方报案,要求对非法截访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被截访人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律师提供的法律帮助来维护自身权益。其次,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尽快采集相关证据,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便在后续...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