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缓刑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考验期结束后,犯罪分子就不用再受到限制人身自由了。缓刑不是实刑,所以没有必要担心被限制自由。如果在考验期内犯了故意犯罪或漏罪,缓刑就会取消,需要执行刑期和剩余的刑罚。如果在考验期内没有犯罪或漏罪,缓刑期满后,就完全自由了。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缓刑考验期结束后,就不用再受到限制人身自由了。缓刑不是实刑,所以没有必要担心被限制自由。如果在考验期内犯了故意犯罪或漏罪,缓刑就会取消,需要执行刑期和剩余的刑罚。如果在考验期内没有犯罪或漏罪,缓刑期满后,就完全自由了。换句话说,缓刑已经执行完毕,刑罚也执行完毕。
被判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一、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呢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被判缓刑是可以不坐牢的,但缓刑期间再犯新罪或发现存在没有查清的罪,可能取消缓刑。判缓刑,可以不在监狱服刑,但如缓刑期间违反法律规定,可收监执行。
一般情况下缓刑执行完毕就不用坐牢录了。判缓刑,可以不在监狱服刑,但如缓刑期间违反法律规定,可收监执行。缓刑有考验期,如期间遵守规定,无犯罪则期满视为刑罚执行完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是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制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哪些
(一)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并非对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都可以适用缓刑。适用缓刑的实质条件是,暂不执行所判刑罚,犯罪人也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而判断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根据,是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总的来说,情节较轻的才能适用缓刑。
延伸阅读
结语:缓刑考验期满后,犯罪分子就不用再受到限制人身自由了。缓刑不是实刑,所以没有必要担心被限制自由。如果在考验期内犯了故意犯罪或漏罪,缓刑就会取消,需要执行刑期和剩余的刑罚。如果在考验期内没有犯罪或漏罪,缓刑期满后,就完全自由了。缓刑考验期满,刑罚也执行完毕。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司应采取哪些措施?

员工有权辞职,公司不能阻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员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公司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如公司不允许辞职,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实施若干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查看全文

被抓嫖娼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卖淫、嫖娼行为的处罚,一般情况下会被处以五日到十五日不等的行政拘留,并可并处罚款。未满16周岁和70周岁以上的人不会被行政拘留,而是被罚款。嫖娼行为在中国被认为是违法但不构成犯罪,除非涉及幼女...查看全文

发生车祸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车祸发生后应当立即停车保护好现场,如果有人员受伤的,应当立即抢救伤员并报警以及拨打急救电话。因为抢救伤员位置变动的,应当标明变动的情况。而且发生车祸应当报保险公司。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怎么做 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警,并向保险公司报...查看全文

合同到期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贷款合同到期后,借款人应按时偿还贷款。如果暂时无力还款的,尚可支付贷款利息的,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展期。逾期还款的,出借人会依法向借款人催收到期贷款,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出借人有权向法院起诉,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如果贷款合同...查看全文

合同无效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合同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 合同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查看全文

被打后,应该采取哪些法律措施?

被人打了应当及时报警,构成轻伤以上可追究刑事责任,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张赔偿。判决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查询、冻结、划拨存款等措施。不构成刑事案件可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遭受诈骗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被诈骗了的处理方式:  1、到公安局及时报警,如有聊天记录的应当保留,当作诈骗的证据。  2、诈骗金额比较大的,建议立案处理。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立案的材料来源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查看全文

酒驾取保候审后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酒驾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及时交纳保证金或者提出保证人,并且需遵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及时报告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变动情况;在传讯时及时到岸;不干扰作证;不伪造、毁灭证据等规定。 取保候审后要判刑多久 ...查看全文

侦查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

法律分析:第一、辩护律师需持三证会见辩护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会查验几个书面材料: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查验后应当及时安排会见。第二、看守所安排时间...查看全文

侦查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

法律分析:第一、辩护律师需持三证会见辩护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会查验几个书面材料: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查验后应当及时安排会见。第二、看守所安排时间...查看全文

学历被注销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当学历户口被注销时,户主本人或委托人应携带必要的证明材料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公安分局办理中心或可办理户政业务的派出所,提出补领申请。随后,公安分局将进行审核,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补发居民户口簿。...查看全文

发生工伤事故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对受伤较轻的,可以到本单位的内部医疗机构进行简单处理;但对伤害严重的,应当将伤者尽快送到附近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 再根据...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法律分析: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果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查看全文

空白合同签署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签署空白合同的处理方式及空白合同的有效性问题。补充内容需经签字、盖章等手部动作后生效,被视为对原始合同的补充。补充内容与原始合同相矛盾时,以原始合同为准。当事人应保持书面记录并可咨询相关部门或律师处理。未盖章的合同需法定代表人签字...查看全文

我该采取哪些措施?

如何应对人口失踪问题:报警是首要步骤,然后从失踪者的社交圈入手,查看通讯记录和聊天记录,询问亲友,回想当事人的行为倾向,估计其身上所带现金数,以确定失踪范围。...查看全文

无证驾驶,行政强制措施会采取哪些措施?

无证驾驶是会被行政拘留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情形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查看全文

作为妻子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民法典》规定,男方坐牢时,女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根据法律,人民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则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家庭暴力、赌博等恶习、分居满二年或其他导致感情破裂的情况。...查看全文

预防犯罪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健全各种法律保障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的微观环境,抵制和消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2、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查看全文

欠债不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可以起诉让对方还款。第一步:法院起诉,提交诉状,法院受理,10000元以下的欠款催回只要付给法院50元受理费。第二步:法院受理后会发出传票,欠债人不能到法院就是调解失败。第三步:调解失败后,开庭受理,法院会发出第二张传票,确定开庭...查看全文

法院调解后未履行,应采取哪些措施?

庭前调解后不执行,当事人可申请恢复执行原有效法律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人应将协议记录在笔录中,一方不履行协议,可申请恢复原有效法律文件的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两年,中止、中断适用诉讼时效规定。一方不履行和解...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