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犯罪构成的关键要素之一——犯罪人对自身犯罪行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过失、动机和目的等。犯罪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犯罪人的行为可能是为犯罪准备条件,或者是为实现预定的目的选择方法,或者是着手实施犯罪。行为都是犯罪人故意心理状态的反映,不注意而造成的社会危害行为是犯罪人过失心理状态的反映。只有具备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才能构成犯罪。故意与危害社会的行为息息相关,可分为直接故意和
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是犯罪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过失、动机和目的等。一切犯罪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犯罪人的行为,或者是为犯罪准备条件,或者是为实现预定的目的选择方法,或者是着手实施犯罪。行为都是犯罪人的故意心理状态的反映;因不注意而造成的社会危害行为,是犯罪人过失心理状态的反映。如果只有社会危害行为而缺乏故意或过失,就不能构成犯罪。
故意总是和危害社会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可以分为两种:①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②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是预见行为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直接故意可能表现在预见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预见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只能表现在预见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持不同的态度。直接故意的态度是,行为人希望他所预见的危害结果发生,这种危害结果正是行为人所要达到的目的;间接故意的态度是,行为人对于他所预见的危害结果不是采取希望发生的态度,只是有意识地放任它的发生。
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过失总是和危害社会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可以分为两种:①轻信过失,或称有认识的过失。即行为人虽然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可以避免。例如某人驾驶汽车,预见违反交通规章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自恃经验丰富,在公路上违章高速行驶,以致撞死行人。轻信过失与间接故意类似,两者都只预见到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不同点是对待这种结果的态度。间接故意是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轻信过失则是轻率地相信可以避免。②疏忽大意过失,或称无认识的过失。即犯罪人没有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但按实际情况,他应该预见到这种结果。从犯罪主体缺乏对自己行为结果的预见来说,这种过失既不同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不同于轻信过失。因为它没有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
判断是否应该预见行为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凡社会主义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生活准则,多数人能够遵守,因而能够预见到违反这些准则的行为的危害结果的,就应该承认犯罪主体也有预见的可能性。如果牵涉到需要一定的专门知识,那末,凡从事这项职业的多数人能够预见的,就应该承认犯罪主体也有预见的可能性。除这种客观标准外,还有主观标准,即可根据行为人的智能、发育、文化程度、技术熟练程度等,加以分析,断定行为人是否具备应该预见自己行为危害结果的条件。如果否定行为人具备这种条件,即不存在过失,因而不负刑事责任。这种行为即称为“意外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动机即促使行为人决意犯罪的意识上的起因,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选择性要件。对于故意罪,动机说明为什么犯罪人要造成这种和那种危害结果;对于过失罪,动机说明为什么犯罪人的行为发生他所不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犯罪动机可以分为:①政治方面的动机;②个人方面的卑劣动机;③个人方面的不带卑劣性质的动机(如进行报复的冲动);④宗教方面的动机;等等。
查清犯罪动机是正确定罪的重要条件。查清过失罪的动机对于定罪量刑同样有意义。
犯罪目的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又一选择性的要件,即行为人实施犯罪所希望达到的结果。不是每个犯罪都必须具有犯罪目的,但是直接故意罪必定有犯罪目的。中国《刑法》分则对反革命罪章以及某些条款还直接规定犯罪目的,如第120条伪造或者倒卖计划供应票证罪,第124条伪造车票、船票、邮票、税票、货票罪,第168条聚众赌博罪,第169条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罪,第170条制作、贩卖淫书、淫画罪,都规定必须以营利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目的即成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不能混同。犯罪动机只是犯罪人的内心冲动,是促使犯罪决意的起因,而犯罪目的则是犯罪希望达到的外部结果。
错误指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它与犯罪主观方面的要件有密切联系。主观认识包括对法律的认识和对事实的认识,认识上的错误因而有法律上的错误和事实上的错误。法律上的错误可以有3种表现:①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并不构成犯罪而误认其构成犯罪。②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已构成犯罪而误认其不构成犯罪。③行为人对于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上判定的罪名性质和刑罚轻重有误解。这种误解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意义,因而不影响对行为人的定罪量刑。事实上的错误可以有3种情况:①对犯罪标的认识错误。它既可表现在犯罪标的实际存在而误认为不存在;也可表现在犯罪标的实际不存在而误认为存在;又可表现在行为人认定的标的发生错误。②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错误。它可以表现在行为人误认某种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不存在(如使用伪币而不知其为伪币)。③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性错误。即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行为和所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延伸阅读
结语: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是犯罪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过失、动机和目的等。犯罪人必须具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才能构成犯罪。故意总是和危害社会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可以分为轻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两种。判断是否应该预见行为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犯罪动机是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选择性要件,可以分为政治方面的动机、个人方面的卑劣动机和个人方面的不带卑劣性质的动机等。犯罪目的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另一个选择性的要件,即行为人实施犯罪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查清犯罪动机是正确定罪的重要条件,查清过失罪的动机对于定罪量刑同样有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t第十四条\t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t第二条\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法\t第十三条\t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构成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犯罪构成主观要件有: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客观要件有:犯罪人实施了某一具体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造成了危害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查看全文

犯罪构成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有哪些?

律师分析: 犯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犯罪的客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犯罪构成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犯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犯罪的客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查看全文

伤害罪的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有哪些

伤害罪适用于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如果犯有故意伤害罪并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主观要件有哪些?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具有经济价值且可控制和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或多次窃取财物的行为,以及具有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查看全文

强奸罪的主观要件有哪些

强奸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奸淫的目的。是指犯罪分子意图与被害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如果犯罪分子不具有奸淫目的,而是以性交以外的行为满足性欲的,则就不能构成强奸妇女罪,如抠摸、搂抱的猥亵行为,构成犯罪的,则就以强制猥亵罪论处...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主观要件有哪些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的主观要件是在主观方面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有哪些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是:1、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查看全文

运输毒品犯罪主观要件证据有哪些问题

法律分析:运输毒品犯罪主观要件证据主要有以下问题:_x000D_ 1、需要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这是毒品才构成犯罪;_x000D_ 2、与毒品犯罪有关联的物证、书证收集不到位;_x000D_ 3、破案时机把握不准;_x0...查看全文

运输毒品犯罪主观要件证据有哪些问题

证明运输毒品犯罪主观上必须明知这是毒品才构成犯罪;收集与毒品犯罪有关联的物证、书证不到位;破案时机把握不准;毒品鉴定存在问题,一般不作定量分析。...查看全文

绑架罪主观故意的内容有哪些

绑架罪的主观故意是指以勒索财物或以他人作为人质为目的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39条,绑架罪的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若绑架行为导致被绑架人死亡或重伤,刑罚将更为严重。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非法损...查看全文

容留卖淫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容留卖淫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为: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行为;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在实施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行为,并且明知这种行...查看全文

容留卖淫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法律分析:容留卖淫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为:_x000D_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行为;_x000D_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在实施引诱、容留、介绍他人...查看全文

虐待罪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虐待罪含义有:虐待罪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通过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侮辱人格、不治病或强迫过度劳动等方式,从身体和精神上摧毁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虐待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家庭成员。虐待罪侵犯的对象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查看全文

收据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收据的内容有:1、标题写在正文上方的中间,字体稍大。标题的写作方法是直接由文字名称组成。也就是说,写收据或收据字样;另一种是把正文的前三个字作为标题,然后从第二行的顶格写下来。2、正文一般在第二行两格写,但...查看全文

犯罪构成的内容主要包含哪些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2、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查看全文

犯罪构成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犯罪构成主要包含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四个方面的内容;犯罪构成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是该行为成为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犯罪构成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律师分析: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查看全文

认罪协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本文主要介绍了认罪协商的三个方面:认罪协商的内容、认罪协商的司法解释以及认罪协商的优势。认罪协商是指被告人和检察官之间的协议,通过认罪协商机制,被告人和检察官可以就被告人所犯的罪名达成协议。认罪协商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避免被告人以原...查看全文

犯罪构成四个要件的主要内容

犯罪构成四个要件的主要内容有: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客体,是指相关法律规定的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主观要件,是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