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劳动局申请仲裁费用是多少

律师回答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自2008年5月1日起,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不再收费。根据法律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保障。
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在2008年5月1号之前是收费的,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之后,就不再收取费用的。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厦门劳动局申请仲裁费用第五十三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延伸阅读
厦门劳动争议申请仲裁费用的计算方法
厦门劳动争议申请仲裁费用的计算方法通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一方应当按照争议金额的比例支付仲裁费用。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首先确定争议金额,根据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费用收费标准》进行费用比例的确定,一般为争议金额的一定比例。最后将争议金额乘以费用比例即可得到申请仲裁费用的具体金额。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费用标准,因此具体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前,咨询当地劳动局或相关法律机构以获取准确的费用计算信息。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自2008年5月1日起,厦门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不再收取费用。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保障。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费用计算方法根据争议金额进行确定,具体计算方法可咨询当地劳动局或相关法律机构。请注意,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费用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申请劳动仲裁费用多少

怎么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少费用申请劳动仲裁不要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上班的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区县劳动局)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部予以保...查看全文

厦门劳动局仲裁电话

拨打12333投诉劳动纷争,需向劳动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包括投诉人信息、被投诉单位信息、侵害事实和请求事项,并需要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相关证据手续。 投诉劳动纷争需遵循一定手续,包括递交投诉文书和提供身份证、营...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的费用是多少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第五十四条规定”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法律已经明确了劳动仲裁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仲裁办案的经费...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费用是多少啊

申请劳动仲裁不要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上班的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区县劳动局)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部予以保障。需要提交的材料:1、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的费用

律师分析:申请劳动仲裁不要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上班的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区县劳动局)申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费用标准是多少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劳动争议...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费用标准是多少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 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费收费标准:...查看全文

厦门劳动仲裁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1、一般是按照诉讼标的额的大小来计算。涉及财产类的收费,一般是一万元以下,收取1000元-2000元,超过一万元不到十万元的部分,按照5%-6%计算;超过十万不到一百万的部分,按照4%-5%计算。这种方式要求当事人先交纳...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少费用

律师分析:申请劳动仲裁不交费,劳动者属于弱势一方,涉及劳动方面的法律均偏向于保护劳动者,因此,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不收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要交多少费用

申请劳动仲裁费用的标准是: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一)没有争议金额的案件,每件300元。(二)有争议金额的案件,按下列标准累加...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要交多少费用

法律分析:申请劳动仲裁不交费,劳动者属于弱势一方,涉及劳动方面的法律均偏向于保护劳动者,因此,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不收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要交多少费用

法律解析: 申请劳动仲裁不交费,劳动者属于弱势一方,涉及劳动方面的法律均偏向于保护劳动者,因此,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不收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要交多少费用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劳动争议仲裁是不收费的,所以不用交仲裁费。但是如果进入诉讼程序,那么是要收费的,劳动纠纷案件的诉讼费用一般是10元。但是如果是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还有适用简易程序...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费用标准是多少呢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 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费收费标准:...查看全文

律师申请劳动仲裁的费用是多少?

劳动仲裁诉讼费用根据额度大小收取,超过一万元的案件按5%-6%计算,需预先缴纳代理费且无论输赢均不退还。设计财产关系案件可通过风险代理方式,费用最高不超过合同约定的30%且输了不需支付。除代理费外,其他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律师收...查看全文

深圳南山申请劳动仲裁费用是多少

深圳南山申请劳动仲裁费用参考资料: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附则52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费用由财政保障。然而,劳动仲裁受理费和处理费仍需缴纳。仲裁受理费标准为:3人以下20元,4-9人30元,10人以上50元。处理费包括...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要交多少钱(劳动仲裁收费)

一、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 1、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仲裁阶段是免费的,诉讼阶段只收十元;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3、《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查看全文

申请仲裁去劳动局哪个部门?

律师分析: 劳动仲裁部门归劳动局管,劳动局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主要职责是; 1、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处理用人单位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处理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查看全文

申请仲裁去劳动局哪个部门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部门归劳动局管,劳动局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主要职责是;1、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处理用人单位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处理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查看全文

申请劳动仲裁诉讼费多少

申请劳动仲裁不交费,劳动者属于弱势一方,涉及劳动方面的法律均偏向于保护劳动者,因此,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不收费。 去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