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死亡赔偿金分配原则与法律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是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按照亲疏关系和生活贡献适当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债权人无权要求抵债,赔偿义务人也不能扣除债务。死亡赔偿金不能通过遗嘱分配,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间分割。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3.债权人可否对死亡赔偿金提出主张?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4.死亡赔偿金能否根据死者生前的遗嘱分配?遗嘱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产生法律后果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而遗嘱事实上也就是对遗产的处分行为。而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不能通过遗嘱的形式对其进行处分,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延伸阅读
结语: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顺序,首先考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然后是其他亲属。分割赔偿金时,应优先考虑丧葬费用和被抚养人的利益,并根据与死者的关系和生活情况适当分配,而非等额分配。债权人无权主张死亡赔偿金,遗嘱也不能对其进行分配。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以补偿原则为基础,在继承人之间进行适当分割。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死亡赔偿金分配原则及其法律依据

本文介绍了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不属于遗产范围、分割方式以及如何处理剩余部分的分配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死亡赔偿金通常以继承顺序为依据,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对于“二婚丈夫车祸赔偿”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民法典...查看全文

探讨死亡赔偿金分配的依据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根据司法解释采取继承丧失说,应分配给法定继承人,并按照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分割的份额,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根据《国家赔偿法》,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公民的...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及法律依据

1、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死者近亲属中赔偿权利人是死亡赔偿金的共有人。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首先应坚持自愿协商原则,由近亲属之间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进行协商,确定各自应分配的数额。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在分割该笔赔...查看全文

探讨死亡赔偿金分配原则的内涵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为受害人生前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应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及妇女的权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分配比例,对受害家庭付出较多的近亲属可倾向性分配,死亡赔偿金不属于死者的遗产。...查看全文

整理:死亡赔偿金分配原则的探讨

《人损解释》将收入损失分解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只能在受害人的继承人之间分配,解决了继承人分配问题,保护了债权人利益。...查看全文

探讨死亡赔偿金分配准则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在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但通常按照遗产继承顺序进行分配。根据《民法典》继承篇,配偶、子女和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人按照顺序继承遗产,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均等继承,但身...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及法律依据是什么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一般是由死者的近亲属均等分配;或者协商一致的,可以部分人员多分,部分人员少分;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及法律依据是什么

1、分配死亡赔偿金的具体原则是协商分配和均等分配原则,但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2、法律依据是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司法解释和《民法典》等。 3、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及法律依据是哪些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以继承顺序为原则,近亲属应自愿协商确定分配数额。分割前应扣除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应根据与死者的关系、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法院可参考遗产分配方式确定标准。...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及法律依据是哪些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按照继承顺序进行,首先给予第一顺序继承人,其次是第二顺序继承人,以此类推。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近亲属共同拥有赔偿权,应通过自愿协商确定分配比例。在分配前应扣除丧葬费用,并优先考虑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及法律依据是什么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一般是由死者的近亲属均等分配;或者协商一致的,可以部分人员多分,部分人员少分;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及法律依据是如何的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按继承顺序进行,如无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分配。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近亲属共有。分配前应自愿协商,先扣除丧葬费用和照顾被抚养人利益。剩余部分应考虑亲疏关系和生活来源适当分割,法院可参照遗产分配方式。...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分配的法律依据

哪些法律规定了死亡赔偿金的标准?死亡赔偿金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影响死亡赔偿金的因素有哪些?网小编为你一一解答。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5条规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依照有关...查看全文

探讨死亡赔偿金计算依据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照二十年计算。但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按照五年计算。...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分配依据

死亡赔偿金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可依法继承。遗嘱优先,无遗嘱则按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不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同顺序继承...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分配方式探讨

死亡赔偿金的主旨概括: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主体是死者的近亲属,分配比例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考虑劳动能力、生活收入水平、照顾妇女儿童权益等因素,但总的分割比例不能超过《民法典》的规定。...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与财产分配的原则

死亡赔偿金是指在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情况下,相关责任方按照特定标准向死者家属支付的赔偿。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后,剩余部分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

法律分析: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如下:1、死亡赔偿金因司法解释采取继承丧失说,应分配给法定继承人。2、同一继承顺序中,死亡赔偿金原则上按照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分割的份额。3、死亡...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如下: 1、死亡赔偿金因司法解释采取继承丧失说,应分配给法定继承人。 2、同一继承顺序中,死亡赔偿金原则上按照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分割的份额。 3、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查看全文

死亡赔偿金分配的道德和法律依据

家庭成员应共同取得死亡赔偿金。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应和睦团结,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继承问题。如协商不成,可求助于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