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于拾得人保管遗失物的义务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拾得遗失物的义务及处理:拾得人应妥善保管遗失物,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也应妥善保管。如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损毁或丢失,需承担民事责任。无人认领的遗失物经过6个月公告期后归国家所有。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发现隐藏物、拾得失散饲养动物的处理参照拾得遗失物规定。
一、民法典的拾得人及有关部门妥善保管遗失物义务有哪些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六条【拾得人及有关部门妥善保管遗失物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二、拾得遗失物可以留置吗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是: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1.无人认领的遗失物的处理。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国家原始取得所有权,失主的所有权消灭。
2.拾得遗失物法律规则的准用。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发现隐藏物、拾得失散的饲养动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灭失,应承担民事责任。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是应当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送交有关部门。如果遗失物在发布招领公告后6个月内无人认领,归国家所有。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发现隐藏物、拾得失散的饲养动物的处理也参照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条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有哪些

由于人们的粗心大意,导致经常会在路上丢东西,而有些人见到后,会选择占为己有,不还给当事人。那么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拾得人及有关部门妥善保管遗失物义务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拾得人及有关部门妥善保管遗失物义务有哪些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查看全文

拾得遗失物的法规规定?

律师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查看全文

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是什么

法律分析: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_x000D_ 1、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_x000D_ 2、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损毁、灭失的,拾得...查看全文

法院对拾得遗失物的认定规则

法律解析: 法院对拾得遗失物的认定规则是:遗失物是指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丢失的动产,包括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遗失物并非无主财产,不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抛弃的财产,而是由于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的不慎,非依其意志而与其脱离占有状态的动...查看全文

法院对拾得遗失物的认定规则?

律师分析: 法院对拾得遗失物的认定规则是:遗失物是指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丢失的动产,包括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遗失物并非无主财产,不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抛弃的财产,而是由于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的不慎,非依其意志而与其脱离占有状态的动...查看全文

拾得遗失物法律规定

发现遗失物时,拾得人有义务及时通知权利人前来领取或将其送交相关部门处理,并在送交前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拾得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后应当怎么办

根据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有下列做法: 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后应当怎么办?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有五种做法:返还权利人、通知领取、送交公安、支付支出费用、履行承诺义务。拾得人需妥善保管,如毁损应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需支付支出费用,悬赏寻找需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无权请求费用和义务履行。...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如何办?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有返还权利人、送交部门保管、支付必要费用、履行悬赏承诺等做法。拾得人侵占遗失物无权请求保管费用或履行承诺。有关部门须妥善保管遗失物,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后果和归属问题。拾得人拒绝返还遗失物将丧失费用偿还和报酬请求权,承担民事责任。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拾得人无权处分遗失物,否则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可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或返还原物。拾得人和有关部门因故意或重大...查看全文

民法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以及遗失物可以善意取得吗

民法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及遗失物归属问题概述:根据民法典,拾得遗失物应返还权利人,拾得人需通知或送交有关部门。部门知道权利人应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交付前,部门在领取前应妥善保管。权利人领取需支付必要费用...查看全文

2023年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返还不满意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拾得遗失物的返还,拾得人应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通知权利人领取或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交给有关部门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故意或过失造成损失则需承担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需支付必要...查看全文

加强民法典拾得人及相关部门保管遗失物职责

拾得遗失物的义务和法律规定:拾得人在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也应妥善保管。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灭失的需承担民事责任。无人认领的遗失物6个月后归国家所有。拾得漂流物、埋藏物、隐藏物、失散动物...查看全文

遗失物被拾得后拾得人有什么的权利和义务

拾得人享有费用偿还请求权、意定报酬请求权和遗失物留置权。拾得人有报告义务、保管义务和返还义务。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遗失物,妥善保管遗失物,并返还给权利人。...查看全文

遗失物被拾得后拾得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律师分析: 拾得人享有的权利如下: 1.费用偿还请求权。 2.意定报酬请求权。 3.拾得人的遗失物留置权。 义务如下: 1.报告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保管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查看全文

遗失物被拾得后拾得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拾得人有权向领取人主张费用偿还和报酬请求权,领取人应支付拾得人必要费用和承诺报酬。拾得人和保管部门可以行使留置权。如拾得人恶意侵占遗失物,则会丧失费用偿还和报酬请求权。...查看全文

遗失物被拾得后拾得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法律解析: 拾得人享有的权利如下: 1.费用偿还请求权。 2.意定报酬请求权。 3.拾得人的遗失物留置权。 义务如下: 1.报告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保管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查看全文

拾得遗失物的报酬规定

拾得遗失物者需返还权利人,可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但不得要求报酬。若权利人发布悬赏广告,不得反悔。拾得人知道权利人应及时通知或送交公安等部门。...查看全文

拾得遗失物的报酬规定

拾得遗失物者有权要求支付费用,但不得要求报酬。遗失物的拾得者应返还给权利人,并及时通知或送交相关部门。如果遗失物人发布悬赏广告并愿意支付报酬,则不能反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