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伪劣产品销售罪的立案标准:销售金额达五万元以上,尚未销售但货值达十五万元以上,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货值合计达十五万元以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徇私舞弊不追究犯罪责任,严重情节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延伸阅读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有何关联?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伪造、冒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情节严重的行为。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是否构成假冒伪劣产品罪、是否涉及商标侵权、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的主观故意等。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定义、刑事责任、证据要求等,对于立案标准的确定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严格依法立案,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结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立案标准明确了销售金额和货值金额的门槛,以及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处罚措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犯罪行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严格依法办案,以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一、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进行了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以非法...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解析: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_x000D_ (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_x000D_ (二)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_x00...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解析: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查看全文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认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查看全文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认定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查看全文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但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或者是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或者是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查看全文

什么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伪劣产品立案标准和相关定义,包括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不合格产品,以及销售金额和货值金额的计算方法,需要委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或估价机构进行鉴定和确定。...查看全文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查看全文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一、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查看全文

非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全称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指一些非法公司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的。 一、非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销售伪...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伪劣产品立案标准及相关定义,包括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不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和货值金额的计算方法,以及对于难以确定的情况的鉴定和估价的规定。...查看全文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法律分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假冒伪劣产品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产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会构成刑事犯罪的,而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也会构成刑事犯罪。【法...查看全文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法律分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假冒伪劣产品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产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会构成刑事犯罪的,而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也会构成刑事犯罪。法律...查看全文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不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并具有相应的情节。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查看全文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为: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