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联的亲人:不给抚养费能联系到人吗?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根据子女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支付,负担多个子女的可适当提高至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的可参照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未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可向法院起诉请求支付。双方可协商确定费用和期限,法院判决也可决定。子女在必要时可要求超过协议或判决的合理要求。
《民法典》规定不给抚养费也联系不到人,可以起诉请求支付。抚养费应当包括生活费、医疗费以及教育费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多少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相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不付抚养费的,能够以子女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请求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支付抚养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给付,负担多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可参照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如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子女可向法院起诉请求支付。离婚后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具体费用和期限可由双方协议或由法院判决。子女在必要时可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条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四条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司法保护第一百零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给抚养费也联系不到人怎么办

《民法典》规定不给抚养费也联系不到人,可以起诉请求支付。抚养费应当包括生活费、医疗费以及教育费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多少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相关。...查看全文

不给抚养费,现在联系不到人怎么办?

律师分析: 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法院会依法做出缺席判决。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另一方逾期不履行,按照规定法院可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交有关单位进行拍卖或者变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不给抚养费也联系不到人怎么处理

抚养费未付,可起诉并强制执行。法院查询财产状况,拒绝执行者会受到惩罚。...查看全文

不给抚养费,现在联系不到人怎么处理

一方不给抚养费,另一方可向法院起诉。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查询财产状况。若不执行法院判决,会受到司法拘留等处罚。...查看全文

失联能够报警找到人吗

对于失联人员,可以报警但是不一定会找到人,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一、失踪多长时间能立案失踪48小时可以立案。...查看全文

人失联怎么报警寻找

可以报警。失踪四十八小时后可以到户籍地派出所报案,但寻找主体为家属,公安机关协助寻找,不立案,不调查。要以人失踪或离家出走的事实报警,派出所才会立案。...查看全文

催收能联系到本人能联系家人吗

法律分析:一、催收能联系到本人能联系家人吗需要看具体情况。信用卡逾期第三方联系到本人亲属进行催收的行为属于违规的行为。如果是预留的紧急联系人不违法,如果是通讯录没有预留的紧急联系人,那么就违法因为涉及到个人...查看全文

起诉别人找不到人法院会联系直系亲属吗

法院起诉找不到被告人的,可以公告送达,然后缺席判决。一、别人欠钱找不到人怎么办别人欠钱找不到人的处理方法: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对方欠钱不还找不到人的,如果有明确的被告,居住地址,联系方式法院就可...查看全文

离婚了对方不给抚养费联系不到人怎么办

法律分析:离婚后对方不给抚养费联系不到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如果是诉讼离婚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查看全文

如果无法联系到不给抚养费的人,应该怎么办?

一方不给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胜诉之后,如果给付义务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给付义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拒不申请财产状况的、不执行...查看全文

失联可以报警找到人吗

法律分析: 可以报警,但不一定能找到人。只要失踪了,随时可以报警,如果是未成年失踪,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警察的任务就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所以有人失踪可以随时报警。《中华人...查看全文

成人联系不到能报警吗

联系不到随时都可以报警,哪怕失踪几小时也可以报。但是立案要失踪超过48小时。失踪者的直系亲属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失踪者的关系证明文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情况。失踪人口的报案,一般情况下都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可以根据情...查看全文

找不到债务联系人怎么办

现在很多人为了逃避债务,就像消失了一样,这给讨债的带来很大难度。债权人在遇到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下面两种途径进行讨债。第一条途径是,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第二条途...查看全文

法院联系不到被告本人,会联系家里人吗

法律分析:一、法院联系不到被告本人,会联系家里人吗1、可能是被告无意甚至是故意回避,拒绝参与法院的文书通告。那我们可以尝试先与被告的亲友联系,在其亲友的帮助下能找到被告。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查看全文

对方不给抚养费,没有联系方式,怎么找对方

法律分析:只能想办法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法院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起诉抚养费流程: 一)、起诉: 1、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2、交到没有支付抚养费一方的居住地法院。 ...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联系不到当事人会联系担保人吗

法律分析:一、取保候审联系不到当事人会联系担保人吗没有担保人可以缴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履行保证义务,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在不被羁押的情况下,随传随到,候审不误。违反规定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借款人失去联系打官司可以找到他吗

法律分析:能找到人。 1、出现当事人一方行为或其他原因,判决将难以执行或损害当事人利益的案件时,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的申请,裁定财产保全,责令作出一定行为和制止其作为一定的行为。 2、找不到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进行财产保...查看全文

抚养费不给人找不到人怎么办?

律师分析: 如果对方不付抚养费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当判决生效后仍不支付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查看全文

抚养费不给人找不到人怎么办

法律分析:对方不给子女抚养费的,可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其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_x...查看全文

抚养费不给人找不到人怎么办

如果对方不付抚养费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当判决生效后仍不支付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