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一个极大毛病,就是把官员看成传令兵。
军长当然可以私自调动500人执行任务,别说500人就是调动整个军都可以,这叫临场决断。
是一个优秀指挥官必要能力,特别是到军一级的战略单位。
《九变》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九变中的第十变就是君命有所不受。
为什么可以不受,因为你是一个指挥战略单位将军,不是传令兵。
不敢临场决断的那是黄维。
豆总,粟裕,陈赓那个是完全遵照命令执行的。
左叶行军路上直接放弃任务,带领一个师强攻49军。
至于抗命最猛的是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郑维山,人家提着脑袋抗命。
苏联的图瓦京大将,朱可夫对他的批评是管的太宽和太过于遵守命令,不知变通。
是否抗命
可以去看杜聿明在淮海战役的操作,仅仅为了怕老头子的责罚,就葬送了整个徐州兵团。
这也叫兵团司令?
另外
不用提什么和平时期,我当兵的时候就有没有命令,直接进入一级战备的时候。
都准备开拔,最后是军委命令下来才停止的。
而且不是一次,是两次。
指挥官也没有怎么样啊,临场决断本身就是指挥官的职责,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