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员工常见欺诈行为有哪些?

律师回答

劳动合同中员工的欺诈行为有:1、如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资格,却未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属于欺诈行为,劳动合同应确认无效;2、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但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却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情况,在此后亦无法胜任工作,劳动者可认定为欺诈行为,双方所签劳动合同应确认无效;3、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虽未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情况,但在履行合同期间能够胜任工作,且并未使用人单位的利益受损,则劳动合同不宜确认无效。风险提示: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常见的劳动合同争议有哪些?

常见的劳动合同争议:1、不签订劳动合同产生双倍工资争议(自始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原来签订过劳动合同,后来没有续签,但是用工关系延续);2、劳动合同中工资标准约定不清,产生争议(合同中根本就没有约定薪水;合同中约定的薪水低于实际工资);3、调整薪水产生争议;4、调整岗位产生争议;5、劳动合同解除争议;6、终止劳动合同产生争议。风险提示:产生劳动合同争议,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往往涉及经济补偿的计算问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有哪些?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1、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如约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会保险等。2、采用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以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强迫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如合同期满后强迫续订劳动合同。3、采用欺诈的手段,故意隐瞒事实,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如虚假承诺优厚的工作条件。4、订立程序形式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如双方当事人未经协商,或者未经批准采取特殊工时制度等。5、违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如约定劳动者自行负责工伤、职业病,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等。6、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的劳动合同。如强制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风险金、股金等。7、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如招用童工、冒签合同等。8、侵犯婚姻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规定合同期内职工不准恋爱、结婚、生育。9、侵犯健康权利的劳动合同。如约定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正常休息休假。10、侵犯报酬权利的劳动合同。如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等。11、侵犯自主择业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设定巨额违约金、培训费,限制职工流动。12、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如设定无偿或不对价的竞业禁止条件等。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票据欺诈行为有哪些

票据欺诈行为有哪些:票据欺诈行为包括以下几种行为:(1)伪造、变造票据;(2)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3)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4)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6)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7)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

常见的劳动合同违约有哪些

常见的劳动合同违约如下:1.企业违约①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②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违约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③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支付或拖延劳动者工资报;④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⑤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⑥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⑦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企业违约,应根据具体情形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等)。2.劳动者违约①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②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违约的责任形式,即劳动合同的违约者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一般来讲,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主要有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两种。刑事责任指当事人一方违反劳动合同义务,对方可以法定期限内向法庭或法院起诉,由法庭和法院对违约者给予刑事处罚。经济责任则是指对违约者的强制性经济处罚,包括罚款、赔偿损失,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奖金等。

有哪些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1、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如约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会保险等。2、采用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以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强迫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如合同期满后强迫续订劳动合同。3、采用欺诈的手段,故意隐瞒事实,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如虚假承诺优厚的工作条件。4、订立程序形式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如双方当事人未经协商,或者未经批准采取特殊工时制度等。5、违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如约定劳动者自行负责工伤、职业病,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等。6、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的劳动合同。如强制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风险金、股金等。7、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如招用童工、冒签合同等。8、侵犯婚姻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规定合同期内职工不准恋爱、结婚、生育。9、侵犯健康权利的劳动合同。如约定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正常休息休假。10、侵犯报酬权利的劳动合同。如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等。11、侵犯自主择业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设定巨额违约金、培训费,限制职工流动。12、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如设定无偿或不对价的竞业禁止条件等。对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确认,不能由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一方说了算,在发生争议的时候,任何一方都不能随便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该立即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要求确认劳动合同的效力,等裁决书下来之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才能决定是否终止劳动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有哪些?

合同诈骗罪及其处罚标准。文章概括了合同诈骗的几种常见手段,包括伪造合同、货物引诱、盗用假冒名义、虚构主体、谎称专利技术、虚假广告、虚构担保和抵债诈骗。对于自然人犯罪,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不同刑罚...查看全文

房屋中介的常见欺诈行为有哪些?

律师分析: 房屋中介的常见欺诈行为如下:1.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获取佣金以外的报酬;2.从事成套独用居住房屋使用权买卖经纪活动;3.无照经营、超越经营范围和非法异地经营;4.房地产执业经纪人出租...查看全文

房屋中介的常见欺诈行为有哪些

1、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签订合同。一些房屋中介公司以所谓“质优价廉”的房屋招徕看房客户。投诉案例中就出现过广告中假称家具家电设施转让,却在合同中不加注明,以至消费者购房与看房不实。 2、订立霸王合同,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一消费者投...查看全文

房屋中介的常见欺诈行为有哪些

法律解析: 房屋中介的常见欺诈行为如下:1.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获取佣金以外的报酬;2.从事成套独用居住房屋使用权买卖经纪活动;3.无照经营、超越经营范围和非法异地经营;4.房地产执业经纪人出租...查看全文

房屋中介常见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房地产中介欺诈行为有七种,包括以承销为名隐瞒客户实际销售价格、从事独立住宅成套使用权买卖经纪活动、无证经营、超越经营范围、异地非法经营、房地产经纪出租、出借执业证书、房地产经纪机构滥用主体地位、利用格式合同对相对人作出不合理、不公...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类型

法律分析:合同欺诈的常见类型有:一是伪造合同,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骗取他人的财物;二是盗用、假冒名义,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体与对方签订合同;三是虚构主体,采用根本...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类型

法律解析: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2、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3、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4、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5、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6、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7、用空车配货专找漏洞;8、假扮“大客户”设下陷阱。 【法...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情形

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包括:虚构单位或冒名签订合同,使用虚假票据或产权证明作担保,诈骗对方继续签订合同,收钱后逃匿,以其他方式骗取财物。...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情形?

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合同主体属于欺诈的行为;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在签订合时存在欺诈的其他情形。因欺诈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情形 ...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类型

法律分析: 合同欺诈的常见类型有:一是伪造合同,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骗取他人的财物;二是盗用、假冒名义,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体与对方签订合同;三是虚构主体,采用根本不存在...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类型?

律师分析: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2、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3、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4、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5、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6、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7、用空车配货专找漏洞;8、假扮“大客户”设下陷阱。 【法...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类型

法律分析: 合同欺诈有这些常见类型: (一)伪造合同; (二)盗用、假冒名义; (三)虚假广告、信息引诱。其他还有货物引诱、虚假担保、高利诱惑等; (四)虚构主体,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查看全文

开发商常见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开发商有下列欺诈行为: 1.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 2.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 3.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 4.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 ...查看全文

常见的劳动合同违约行为有哪些?

常见的劳动合同违约如下:1.企业违约①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②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违约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③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支付或拖延劳动者工资报;④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企业会遇到哪些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法律分析:企业会遇到的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有:_x000D_ 1、使用虚假的单位名称订立合同的;_x000D_ 2、使用假产权或假票据作担保;_x000D_ 3、使用订立和履行小额合同的方式欺骗对方的;_x000D_ 4、收...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中欺诈行为有哪些

法律分析: 合同履行中欺诈行为:(一)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二)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三)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四)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五)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主要有哪些常见情形

合同欺诈常见情形有两种:1、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故意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被欺诈方有权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欺诈合同。...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主要有哪些常见情形

法律分析:合同欺诈主要有以下常见情形:_x000D_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_x000D_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_x000D_ 对于欺诈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中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法律解析: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中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法律分析: 合同履行中的常见的欺诈行为有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会构成合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