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之债的定义与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导致他人遭受损失的行为。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受益、受损、因果关系和无法律根据。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是不当得利人应返还不当利益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受损人有权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导致他人遭受损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
(1)必须是一方受益;
(2)必须使他方受损;
(3)受益和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
(4)受益必须是无法律上的根据。
不当得利之债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因对方没有合法根据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人。债务人则是不当得利的受益人。既可能是行使不当得利的人,也可能是其继承人,还可能是第三人。
一、成立不当得利需要什么条件
一般情形下,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不当得利才能成立:
1、一方受利益。具体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财产利益。财产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
2、他方受损失。这里所谓的损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使财产利益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
3、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具体是指他方的损失是因一方受益造成的,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损的原因,受益与受损二者之间有变动的关联性。
4、没有合法依据。这是不当得利构成的实质条件。不是直接根据法律或者根据民事法律行为取得利益的,其取得利益就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也就是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该得利即为不正当的。
二、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1、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不同而存在差别;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4、不当得利之债中,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
延伸阅读
结语: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导致他人遭受损失的行为。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方受益、他方受损、受益和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以及受益必须是无法律上的根据。不当得利之债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因对方没有合法根据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人,债务人则是不当得利的受益人。不当得利成立的四个条件包括:一方受利益、他方受损失、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以及没有合法依据。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九百八十六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当得利之债的定义与含义

不当得利之债的主旨是:不当得利债务是指因无合法依据而获得利益导致受害人权利受损的情况。权利主体为受损害人,债务人为不当得利的受益者。受益人应以返还原物为原则履行返还义务,如原物无法返还,则应偿还其价值。返还利益还包括原物所产生的果...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之债的定义

不当得利之债的主旨概括: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得到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方取得财产上的利益、他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这种债务关系的确认旨在恢复正常的财产关...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之债的定义

不当得利之债是债的种类之一。因无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因无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因对方没...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之债的特征是什么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查看全文

不正当竞争的定义与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围,包括假冒、侵犯商业秘密、贿赂销售、损害商业信誉、虚假广告、违反有奖销售等行为。这些行为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之债含义是什么

不当得利之债含义是: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由于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而造成的。不当得利债务的权利主体是具体的,只能是因为对方没有合法依据而遭受损失的人。债务人是不当得利的受益人。受益人履行返还义务时,应当以返还原物...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定义与特点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根据《民法典》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的,按照相关因素确定利息。...查看全文

不正当竞争罪的定义与特点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采取非法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且足以使消费者误认。如果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并支付合理费用。被侵害...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的特点是什么

不当得利的特点是:1、双方必须一方为受益人,另一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的利益必须与受害人的损害有因果关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依据,即既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合同依据。不当得利是...查看全文

特定之债的特点

法律解析: 1.在特定之债,标的物被商定或指定后,债权人或债务人原则上不得变更;债权人有请求债务人交付特定物的权利,债务人也负有交付此特定物的义务。2.在特定之债,当标的物灭失时,发生履行不能。3.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特定之债,当事...查看全文

特定之债的特点?

律师分析: 1.在特定之债,标的物被商定或指定后,债权人或债务人原则上不得变更;债权人有请求债务人交付特定物的权利,债务人也负有交付此特定物的义务。2.在特定之债,当标的物灭失时,发生履行不能。3.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特定之债,当事...查看全文

营利法人的定义与特点

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是股东会,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具备独立财产和权利,股东享有资产收益和参与决策的权利。法人的构成需要依法成立、具备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并能单独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之债的概念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之债的概念:因无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得利人不知情,且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则得利人不需要返还该利益。...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因对方没有合法根据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人,债务人则是不当得利的受益人。不当得利之债指一方无法律依据而获利,另一方因此受损失,获利的一方因此对受损失的一方负有返还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查看全文

企业债权的定义与特点

企业债权是企业资产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合同、侵权行为等方式获得,具有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履行的权利。在破产清算时,企业债权也会被列入企业资产。...查看全文

债务免除的定义与特点

本文介绍了债务免除的特点和意义,包括免除是无因行为、无偿行为、不需要特定形式,以及债务免除是单方行为,需要债务人同意等。在企业债务重组中,可以采取债务转移、债务抵销、债务豁免和债务混同等措施。...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之债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不当得利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利益。如果得利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其属于不当得利,利益已经不存在的,无需返还。如果得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属于不当得利,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返还利益...查看全文

不动产抵押债券的定义与特点

不动产抵押债券是以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作为抵押物而发行的债券。在发行这类债券时,发行人应将相应的不动产的房契或地契交给信托机构,但产权仍属于发行人。该债券的期限、利率和风险均与普通债券类似,但发行人将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增加了债券的信...查看全文

非营利法人的定义与特点

非营利法人是指为了公益目的或其他非营利目的而成立的组织,不会向出资人、设立人或会员分配其所得利润的组织。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在我国,事业单位不适用《公司法》,而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营利性的法人,...查看全文

债权债务纠纷的定义与特点

法律诉讼中,债权债务纠纷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法。债权人起诉时需提供债权凭证,被告可提供转账凭证进行抗辩。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开始计算。诉讼流程包括起诉、...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赵辉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拆迁安置、拆迁安置

已服务20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