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司合并是否会涉及员工赔偿?

律师回答
摘要:公司合并后,原有的劳动关系不变,职工无需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但在职工不愿与新公司续签时可获得经济补偿。根据《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新公司履行劳动合同,无需经济补偿。公司合并方式有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吸收合并时被吸收公司解散,新设合并时合并各方解散。合并须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并公告。
一、公司合并员工赔偿有吗
1、公司合并之后,原有的劳动关系不变,就没有赔偿,职工也无需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在职工不愿意与新公司续签的时候,是可以得到经济补偿的;
2、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的规定,只要新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
二、公司合并的方式有哪几种
1、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2、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1)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2)二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3、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4、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延伸阅读
结语:公司合并后,原有的劳动关系不变,员工无需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也无需赔偿。然而,如果员工不愿意与新公司续签合同,他们有权获得经济补偿。根据《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要新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就没有经济补偿。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吸收合并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新设合并时合并各方解散。在公司合并过程中,应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债权人有权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接受委托对国家出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执业准则,出具虚假的资产评估报告或者审计报告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的股东代表未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章 债务人财产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司合并裁员是否涉及员工赔偿?

公司合并裁员员工有赔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查看全文

2023年公司试用期裁员是否涉及赔偿问题

试用期裁员需支付赔偿金,除非公司能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且无过错。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1条,除非符合特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解雇员工。而根据第41条第1款,若裁员人数达到一定标准,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查看全文

公司转型是否涉及员工赔偿?

企业转型辞退员工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查看全文

公司重组是否涉及员工赔偿?

公司重组员工通常不会提供赔偿,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公司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投资人等事项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将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查看全文

2023公司合并员工赔偿有吗

公司合并后,原有的劳动关系不变,职工无需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但若职工不愿与新公司续签,可获得经济补偿。根据《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新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无需经济补偿。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前者被吸收...查看全文

公司股权转让是否涉及员工赔偿?

股权转让不影响员工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不涉及员工赔偿或补偿。只有当股权转让导致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才需要考虑补偿赔偿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公司只有在对员工造成损失时才需要赔偿,赔...查看全文

2023公司合并裁员是否需要支付赔偿

公司合并裁员需要支付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如果裁减人员达到一定数量或占比,用人单位需要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经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进行裁员。同时,根据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向劳动者支...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裁员员工是否有赔偿呢

法律分析:公司合并裁员员工没有赔偿,只有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公司裁员是否涉及临时工赔偿问题?

临时工裁员赔偿标准取决于以下情况:1)合法裁员且临时工有过错,无赔偿;2)非法裁员且临时工无过错,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违法裁员支付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是否需要给员工赔偿?

企业合并时,员工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员工仍在职,则无需支付赔偿金;若员工因合并被辞退,则需要提供相应补偿。劳动合同在合并中仍有效,只是合同主体变为合并后的企业。企业应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公平对待员工,维护其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公司改制是否涉及员工补偿?

公司改制员工补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改制方案需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补偿金应以现金或资产形式支付。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保障职工权益,并接受监督。经济补偿金标准因改制主体不同而异,一般按工作年限发放。破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补偿标准有所...查看全文

2023年:公司债务转让股权是否涉及赔偿责任?

股权转让中,出让方隐瞒公司债务会导致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侵害受让方利益。根据《民法典》规定,转让方有义务向受让方保证公司不存在未披露债务。在股权转让中,债务承担法律风险包括既有债务、隐性债务和隐瞒债务。受让方需要全面了解债务情况,并...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后,员工是否可获得赔偿?

公司合并对员工的影响及补偿问题。员工不愿接受变更合同,可解除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被兼并方员工由兼并方接收,原劳动合同主要内容保持不变以保护员工利益。重新签合同时,只需改变主体名称,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解除合同除严重违纪外,需支付经济...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解散员工是否需要赔偿?

公司合并解散员工有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员工怎样赔偿

法律分析:公司合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新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的标准...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员工有赔偿吗

法律分析: 公司合并后,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不需要赔偿;但公司合并后辞退劳动者的,公司需要对劳动者进行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员工有赔偿吗

法律分析:一、企业合并员工如何赔偿企业合并不需要赔偿员工,公司合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新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查看全文

员工是否能在公司合并后获得赔偿?

公司合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除非改变了劳动合同内容。员工应接受安排或自行辞职。根据《劳动合同法》,合并或分立不影响原劳动合同的有效性,由继承单位履行。经济补偿适用于特定情形,如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法定解除等。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查看全文

公司股权转让是否涉及员工补偿?

公司股权转让通常不需要赔偿员工。转让股权是股东的合法权利,不损害员工利益。但若转让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公司应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按工龄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员工是否涉及公司诈骗罪?

公司诈骗员工没分赃员工是否有罪,员工属于诈骗罪的共犯。诈骗罪的认定不以分赃数额确定,只要实施了诈骗行为且达到立案标准,就构成了诈骗罪。在诈骗公司上班,如果明知公司从事诈骗行为且积极参与,涉嫌构成诈骗罪;但若仅是接受指示并在诈骗中起...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