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因素确认

律师回答
摘要:法律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要求包括: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克服性和履行期间性。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事件是否可预见有客观和主观标准。合同生效后,即使采取合理措施也不能阻止意外情况发生,这是不可避免性。当事人对事件造成的损失无法克服时,即为不可克服性。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在合同履行期间内发生,否则不构成不可抗力。
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客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合同当事人就应预见到;另一个标准是主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年龄、智力发育状况、知识水平,教育和技术能力等来判断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应该预见到。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延伸阅读
结语:法律对于不可抗力的要求是,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无法预见事件的发生。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预见事件的能力有客观和主观标准。不可抗力还要具备不可避免性,即尽管采取了合理措施,仍无法阻止其发生。此外,不可克服性也是不可抗力的要素,即当事人无法克服事件造成的损失。最后,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内。根据以上要求,才能认定某事件构成不可抗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

法律分析: 不可抗力因素认定有: 1、不可预见性,指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 2、不可避免性,指第三人无法采取有利措施避免损害结果发生; 3、不可克服性,是指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

律师分析: 不可抗力因素认定有: 1、不可预见性,指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 2、不可避免性,指第三人无法采取有利措施避免损害结果发生; 3、不可克服性,是指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 【法律依...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标准

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标准:第一,不可预见性。合同的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第二,不可避免性。合同当事人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三,不可克服性。合同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法律分析: 不可抗力因素有:战争、洪水、地震、政府公权力行为、社会行为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合同双方不可预见、不能阻止且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或国家、社会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查看全文

什么是不可抗力因素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遭遇到的无法避免、无法预见和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常见的不可抗力包括台风、政府行为、地震、洪水、社会公众行为等。...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不可抗力因素有:1、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等三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可退款吗?

律师分析: 如果合同上有写这种情况能退款就能退款。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可退款吗

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违约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可退款吗

法律解析: 如果合同上有写这种情况能退款就能退款。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可退款吗?

法律解析: 如果合同上有写这种情况能退款就能退款。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可退款嘛?

律师解答: 如果合同上有写这种情况能退款就能退款。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可退款吗?

法律解析: 如果合同上有写这种情况能退款就能退款。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查看全文

员工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上班?

律师分析: 1、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支付职工工资2、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当地有关规...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都有什么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白领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但是不可抗力实际上是可以约定的,有时候,双方会将罢工等事件也约定为不可抗力因素。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签订时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不可抗力因素是指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时所遭受到的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包括如台风、地震、洪水、政府行为、社会公众行为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不可抗力因素的意思:即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时所遭受到的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包括如台风、地震、洪水、政府行为、社会公众行为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

律师分析: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例外:(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

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哪些

一、《民法典》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席少华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专职律师建设工程、建设工程

已服务9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