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刑罚探讨

律师回答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少年对严重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其他犯罪不承担;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所有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是最严重的犯罪行为,侵犯他人生命权利。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主。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持从轻处罚的态度。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刑法规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这个年龄段的少年,一般说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的行为。因此,刑法仅仅要求他们对少数几种容易识别的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除此之外,不承担其他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二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已满16周岁的人,体力和智力已有相当的发展,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已经有了完全的辨认能力,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了完全的控制能力,因此,应当对自己实施的一切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生命权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权利,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胎儿脱离母体,能够独立呼吸,就有了生命,具有生命的权利,任何人也不能非法剥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在实际发生的案件中,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行为人采用什么方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合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如正当的防卫行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行为,则不能构成本罪。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如何判刑?未成年人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样,刑罚仍然是对其最严厉的惩罚措施。但由于未成年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在对其刑罚的适用上同成年人有着很大差异。《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两条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不完备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强的特点而确立的,它反映了刑罚与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及刑罚目的的要求。以上是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刑罚的最基本原则之一。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首保合法的保护,同时犯罪嫌疑人也受到法律手段的制裁。在我们国家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态度都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要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责任能力和可塑性方面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我们的法律倡导以教育、感化和挽救为主,以刑罚为辅的原则,旨在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在完善的法制建设下,受害者得到了更好的合法保护,而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们应该持一种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态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行的刑罚探讨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分为两种情况:一是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少数几种严重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二是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所有犯罪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行的刑罚探讨

未成年人杀人行为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故意杀人罪适用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处罚应从轻或减轻。过失杀人罪则适用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负刑事责任,但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免于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刑罚的探讨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如下: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情形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和生母溺婴。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抢劫杀人刑罚探讨

杀人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杀人案件可分为不同情形,包括先杀人后拿取财物、在抢劫过程中先杀人后劫物、抢劫后又杀人。根据不同情形,应采取相应的定罪处罚,如和定罪处罚、两罪并罚等。对于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刑罚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对于故意杀人等重罪,十四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能会受到轻罪处罚或减轻处罚,并由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政府可进行收容教养。...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探讨

未成年人犯罪要负刑事责任,但根据我国法律,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强奸等重罪会被判刑。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会从轻或减轻处罚。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而是责令家长或监护人管教。未成年犯...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刑罚规定

未满十八周岁故意杀人者,若已满十四周岁,应受故意杀人罪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重罪也需负刑责。...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未成年人刑罚规定

人民法院正式启用少年法庭,采用圆桌审判方式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少年法庭特点是不公开开庭审理。对于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件,判决根据情节轻重,最高可判死刑。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没有特别规定。...查看全文

探讨: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刑罚与量刑原则

故意杀人未致死的量刑可以参照故意杀人的刑罚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 故意杀人未遂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对量刑有影响。 故意杀人未遂的情形包括对象不能犯、手段不能犯、客观不能犯和主观认识错误。 故意杀人未遂罪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对量刑有影...查看全文

14岁以下未成年人杀人罪行的刑罚探讨

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具体判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法律规定,十二至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情节恶劣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而十四至十六周岁的未...查看全文

探讨故意杀人罪行的刑罚适用

故意杀人的量刑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行为人犯此罪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人的量刑根据法律规定,构成轻伤者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刑罚标准

未成年人触犯故意杀人罪的年龄划分决定了是否负刑事责任,十四周岁以上负责,十二周岁至十四周岁情节恶劣可追诉,十二周岁以下不负责,且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刑罚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处罚应从轻或减轻。未满18岁的犯罪者和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未成年违法犯罪者,应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刑罚问题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若犯有故意杀人罪,其刑罚应当是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基础之上,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如果情节较轻,则应当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13岁杀了...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犯罪中止刑罚问题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涉及中止犯罪的处罚。中止犯罪且未造成损害的可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不同,中止是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遂是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中止犯...查看全文

成年人故意杀人罪的刑罚

未成年人犯罪责任年龄界定在中国法律中具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下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可以负刑事责任,但不会被判处死刑。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判刑吗?

未成年故意杀人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从法定年龄开始减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十六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犯故意杀人、伤害重伤或者死亡...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刑罚是多少年?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需负刑事责任,但根据年龄不同,刑罚有所区别。已满十四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死刑或长期监禁。然而,由于是未成年人,对其刑罚可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探讨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根据情节严重性而定。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将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判决。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判决。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行的刑罚是多少年?

在房屋买卖合同中,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双方当事人主体不合格、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法定形式以及合同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合同纠纷。因此,在签署合同时,双方应该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确保合同有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