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产品能否带来法律风险?

律师回答
摘要:销售“三无”产品可能构成犯罪,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将受到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产品质量法》要求产品标识必须真实,包括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产品信息、警示标志等。包装质量也必须符合要求,并标明储运注意事项。生产者不得生产淘汰产品,伪造产地、厂名或冒用质量标志。
一、卖三无产品会坐牢吗
有可能,若该产品是伪劣或有毒有害物品,超过一定金额,则构成犯罪。
销售“三无”产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照该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将“三无”产品送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如检验机构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应依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相关法律规定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第二十八条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储运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第二十九条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三十条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第三十一条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延伸阅读
结语:卖三无产品涉及法律风险,若产品伪劣或有毒有害且金额超过一定限制,可能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7、36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法律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责令停产停销、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此外,相关法律还要求产品标识真实、合规,特殊产品需符合包装要求,并禁止生产淘汰产品、伪造产地和质量标志。购买者应谨慎选择产品,避免因违法销售而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六十一条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或者为以假充真的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五十五条 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六十七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收入一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质量检验资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印度仿制药能否带来法律风险?

本文讲述了贩卖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界限。贩卖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活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制造或贩卖假药的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并具有营利的目的。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查看全文

窝藏毒品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窝藏毒品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满足缓刑条件的毒犯,可以判处缓刑,但必须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查看全文

无证驾驶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无证驾驶不属于危险驾驶罪,只是普通违法行为,一般罚款记分。无证驾驶是指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证或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未携带驾驶证则不能继续驾驶该车辆,公安交管部门应扣留车辆,通知提供驾驶证。危险驾驶罪是犯罪行为,包括醉酒驾驶、追逐...查看全文

雇佣第三方公司可能带来的劳动法律风险

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存在风险,因为与用工单位的合同性质、目的、工资支付方式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差异。与第三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建立用工关系,但属于劳务派遣;派遣的劳动者与派遣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社保和工资由派遣单位支付,与用工单位...查看全文

网上赌博是否会带来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拘留人应立即送看守所羁押,最长不超过24小时。除非涉及国家安全或碍于侦查需要,应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一旦侦查障碍消失,应立即通知家属。...查看全文

欠税未缴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欠税不交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公告并纳入信用档案;2、加收滞纳金;3、处以罚款;4、收缴并停供发票;5、强制执行;6、阻止出境;7、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可能面临刑罚和罚款。...查看全文

隐私泄露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本文讲述了行为人泄露他人隐私可能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以及拒不承担起诉规定的民事责任时,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执行方式。具体来说,行为人需要承担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且行为应当与泄露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相当。如果...查看全文

找人顶包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找人“顶包”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主观上企图逃避法律追究,客观上通过顶替人作虚假供述实现,构成交通肇事罪并适用肇事后逃逸情节量刑,极端情况下可能被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违反假冒伪劣产品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文章主要讨论了关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罚款标准和刑法规定,以及确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罪与非罪的情节。销售金额不同的假冒伪劣产品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而确定罪与非罪的情节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后果、造成...查看全文

过期食品带来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消费者买到过期食品可要求商户退货或更换,索赔赔偿。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造成损害,商户需承担赔偿责任。生产或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要求赔偿损失,还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查看全文

私刻合同章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私刻合同章的法律后果如下:1、未造成严重后果者将受治安处罚;2、造成严重后果者可能涉嫌伪造印章罪,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此罪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未注册商标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应受到制止和处罚。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要求改正,并通报违法行为。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不足五万元的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侵犯著作权后的处理方式如下: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调解解决,也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著作权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裁决,如有一方不履行,则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未偿还网贷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逾期未偿还网络贷款可能会导致罚息和违约金,借款人需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但如果借款人拒绝执行或有能力不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期返还借款的,需支付逾期利息。...查看全文

私刻公章可能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私刻公章的法律后果:如果有人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时,如果有人伪造公司、企业、...查看全文

论诬陷他人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对于诬陷他人行为,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但若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触及我国《刑法》,将判处三年以...查看全文

酒驾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吊销驾照、拘役和罚款等。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的处罚更为严厉,包括吊销驾照、拘役、罚款,并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查看全文

嫖娼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嫖娼行为不构成犯罪,但会受到治安处罚。拉客招嫖在公共场所会受到轻罚。然而,嫖宿幼女和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组织、策划、指挥他人卖淫的行为属于组织卖淫,只要具备其中一种或数种行为,就可认定为组织卖淫行为。...查看全文

代购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代购行为合法与否主要取决于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根据《海关法》规定,个人携带的物品应为自用、合理数量,并接受海关监管。自用物品5000元以下可免税,但如用于转售赢利则属商业目的,不论数量大小都不能免税。携带超过5000元的自用物品回...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法规定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合同,劳动者继续履行合同,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