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作出裁决的时间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诉讼开庭后,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判决,简易程序四十五日内判决。延长审理期限需提前申请,一审不超过3个月,二审不超过2个月。行政诉讼简易程序适用于法定简易和约定简易案件。
行政诉讼开庭后,如果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则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判决;如果法院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则会在立案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作出判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需要延长判决期限:
1、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需商请有关部门协助的;
2、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被更换,导致诉讼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
3、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庭,影响在原审理期间审结的;
4、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
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案件,应在审理期限届满前15日,提出书面申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统一样式,填写延审报告,经庭长同意并报院长或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报高级人民法院审批。具体情况如下:
1、延长审理的时间,以每案不同情况而定,有的可以延长1个月,有的可以延长2-3个月。按行政诉讼法规定,一审行政案件延长审限不得超过3个月;二审行政案件延长审限不得超过2个月;
2、因案情重大、复杂,在批准延长的审理期限内仍不能结案的,应在延审期限届满前15日,向高级人民法院写出详细案情和理由的报告,再次申请延长审理期限。高级人民法院再次批准延长的期限与前次批准延长的期限累计一审不得超过3个月,二审不得超过2个月。已超过规定审限仍不能结案的,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3、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负责审查延长审限的请示,在一般情况下,应在5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延审的批复。重大案件应报院长或主管院长批准后批复。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如下:
1、法定简易。对于第一审下列案件,法院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1)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2)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3)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
2、约定简易。对第一审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延伸阅读
结语:行政诉讼的审理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若需要延长期限,应提前15日书面申请,并经庭长和院长或主管院长批准后报高级法院审批。延长审理期限的案件应在规定期限内结案,若无法结案则需再次申请延长,并向高级法院报告案情和理由。高级法院应在5日内作出批复。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可根据法定或约定适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一条【第一审审限】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二条【简易程序适用情形】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八十三条【简易程序的审判组织形式和审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院对案件作出裁决的时间限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在法院审理期限内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多不超过三个月,但死刑案件等特殊情况可延长三个月,同时改变管辖和补充侦查会重新计算审理期限。...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案件从起诉到裁决所需的时间

人民法院应在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特殊情况需由高级法院批准延长,最高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也需批准延长。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应在四十五日内审结。...查看全文

法院作出裁决的时间间隔

法院判决书的时间取决于案件的程序类型:速裁程序一般当庭宣判,简易程序20天内下判决书,普通程序一般为2个月内宣判。判决书的分类包括一审判决书,二审判决书和再审判决书,分别对应不同的审判程序和案件类型。...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会在多长时间内判决?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诉讼应当从立案之日起算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于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院如何作出判决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法院作出的判决:_x000D_ 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_x000D_ 2、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院如何作出判决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消或者部分撤消,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立案到裁决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立案到裁决一般要六个月;如果情况特殊,需要予以延长的,则法院可以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如果法院是适用简易程序来审理的,则自立案之日起计算,要四十五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立案到裁决多长时间

法律解析: 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进行一审审理的,如果是普通程序的,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简易程序是45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查看全文

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多久作出裁决?

庭询谈话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多久能做出判决。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但需经批准。...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完案件后多长时间作出裁决?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开庭宣判的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3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应在受理后20日内审结,有期徒刑超过3年可延长至1个半月。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受送达期限限制,一般不进行法...查看全文

法院作出裁决的时间限制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未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下达判决,只规定了案件审理期限。审结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但不包括公告、鉴定、管辖异议和法院管辖争议处理期间。...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多长时间受理?

律师分析: 向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人民法院应该受理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该立即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多长时间受理

法律解析: 向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人民法院应该受理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该立即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多长时间受理

法律分析:对于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如果不符合的,应当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并且裁定书需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查看全文

等多久法院才会对案件作出裁决?

法律规定开庭时间,包含审结期限。一般情况下,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审结。民事案件可当庭或定期宣判,前者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后者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刑事公诉案件一个半月内宣判,特殊情况可再延长一个月。...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判决行政诉讼超过时效的案件?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权利人,法院应受理,不因时效届满而拒绝受理。法院需在受理后查明时效情况,若无中止、中断、延长情况,对方抗辩时效已过将被驳回。如法院查明权利人有正当理由,将中止、中断或延长时效,保护权利人权益。...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法院开庭后判决书的送达时间没有具体规定。对于公诉案件,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立即送达。根据《刑事诉讼法》,法院应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民事诉讼不服二审判决可以向法院申诉、检...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院几日内作出立案

律师分析: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院几日内作出立案

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院几日内作出立案?

律师分析: 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