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不予受理上诉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严格条件,不予受理且无上诉权。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解释,原告需合法身份、明确被告、具体赔偿要求和事实依据,且物质损失由被告的犯罪行为引起。
附带民事诉讼不予受理是不可以上诉的,因为附带民事诉讼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附带民诉讼的起诉条件是:
(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二)有明确的被告人;
(三)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四)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中的上诉程序及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上诉程序及相关规定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对一审判决不服时,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以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判决结果。上诉程序包括上诉的提起、受理、审查、开庭等环节,其中涉及到上诉状的递交、上诉期限的限制、上诉费用的缴纳等具体规定。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上诉的条件、上诉的效力、上诉的审查标准等方面。上诉程序及相关规定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审理。在民事诉讼中,了解上诉程序及相关规定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其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附带民事诉讼不可上诉,因其受到严格条件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8条规定了附带民诉讼的起诉条件。民事诉讼中的上诉程序及相关规定则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公正、公平审理。对于当事人来说,了解上诉程序及相关规定至关重要,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附带民事诉讼不予受理可否上诉

法律解析: 附带民事诉讼如果不予受理的话是不可以上诉的,因为附带民事诉讼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并非所有的刑事案件当中都可以附带民事诉讼,有些案件只能在刑事程序终结了以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另外,不予受理的情况可能是刑事诉讼程序还没...查看全文

附带民事诉讼不予受理可否上诉?

律师分析: 附带民事诉讼如果不予受理的话是不可以上诉的,因为附带民事诉讼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并非所有的刑事案件当中都可以附带民事诉讼,有些案件只能在刑事程序终结了以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另外,不予受理的情况可能是刑事诉讼程序还没...查看全文

民事裁定不予受理上诉状?

律师分析: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不予立案和不予受理?

律师分析: 不予受理,是基于起诉的实质要件不符合条件,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如原告与本案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被告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如起诉状格式、内容不符合要求;起诉人是自然人的,没有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起诉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起诉不予受理的情形

原告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与本案无直接利害关系,没有明确被告,无具体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不属法院主管范围。判决、裁定已生效,起诉申诉被拒绝。...查看全文

出狱后的民事赔偿诉讼不予受理规定

出狱后两年内一般不受理赔偿事宜,但身体受伤赔偿诉讼时效为1年。民事赔偿与出狱时间无关,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开始计算。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特殊诉讼时效为1年。罪犯服刑期间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与犯罪无关。民事赔偿纠纷诉讼时效可因起...查看全文

小额诉讼不予受理能上诉吗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裁定小额诉讼案件不予受理的,当事人对法院裁定结果不服的,是不可以提出上诉的,但可以申请再审。再审理由成立的,应当裁定再审,组成合议庭审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院不予受理的范围

以下民事案件法院不受理: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查看全文

小额诉讼裁定不予受理可以上诉吗

法律分析: 法院裁定小额诉讼案件不予受理的,当事人对法院裁定结果不服的,是不可以提出上诉的,但可以申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二十六条 对小额诉讼案件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以民事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上诉规定

民事判决书可根据我国法律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可在15日内上诉,二审判决只能申请再审。民事诉讼需要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当事人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法院名称等。证据材料包括主体资格证明、法定代理人证明、授权委托书、...查看全文

诉讼案件不予受理法规

刑事案件立案条件及不予立案原因概述。根据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迅速审查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有犯罪事实需追究刑事责任时立案,否则不予立案,并通知控告人。立案条件包括犯罪事实、符合追诉标准及管辖范围。...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不予受理的相关规定

离婚诉讼的管辖法院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特殊的地域管辖;离婚诉讼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出离婚诉讼,以及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上诉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上诉的提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首先,一审判决尚未生效;其次,提起上诉的权利归案件当事人所有;然后,上诉状应当包括当事人姓名、原审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等必要信息;最后,上诉状应通过原审法院递交。...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上诉期限规定

法律分析:1、民事诉讼上诉期限为收到一审判决书后的十五日内、或者是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具体规定如下: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上诉规定概述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但必须满足法定要求。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和拘留,根据行为情节的轻重采取相应的措施。罚款金额对...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不予受理的事项

人民法院行政诉讼不受理国家行为、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内部决定、刑事诉讼授权行为等。行政指导、重复处理、无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也不受理。法院只受理具有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如执行通知书、内部层级监督、信访事项等。【法条提示:《行政诉...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不予受理的情形

本文讲述了刑诉法关于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等情况。这些情况均不被认为是犯罪,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不予起诉与免予起诉

不起诉和免予起诉是检察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作出的不提起公诉的决定。根据法律规定,情节轻微、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特赦免罪、未告知或撤回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等情形都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这些决定是基于法律法规的规...查看全文

人民法院行政诉讼中不予受理的事项

人民法院不受理什么行政诉讼 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包括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查看全文

上诉不予受理裁定可以吗?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不予受理裁定有上诉权,上诉期限为10天。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5天;对第一审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0天。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不能上诉,只能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建议当事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