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业户口类型已经取消,我国目前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类型,且满足如下条件可以将户口迁回农村:
1、当事人原户籍是该农村,通过村委会的批准;
2、因上学转出农业户口,毕业后要迁回的;
3、在农村拥有土地;
4、因婚姻引起的户口变动;
5、在城镇无固定职业和住房,同父母在农村居住的未婚人员。
一、户口迁回原籍政策
从目前各地户口迁回原籍办理情况来看,满足以下条件,可以将户口迁回原籍的。
1.毕业未就业的学生
近几年,国家提倡大学生回乡创业,因此大学生凭毕业证和《户口迁移证》办理恢复户口手续,就可以把户口迁回原籍。
2.夫妻投靠
根据我国户口管理规定,夫妻任意一方都可以将户口迁去另一方的住所,如果夫妻有一方是农村户口,非农一方可以将户口迁回农村。
3.在城镇无固定职业和住房
在城镇中无固定职业和住所,且长期在农村和父母居住,父母有农业户口,只要子女是未婚,能提供无业、无房证明的,户口就能迁回。
4.离婚后
在结婚之后,一般都会将户口迁移至常住地区,这个地区往往就是和原籍不同的地区。但是当离婚的时候,就有人想要将户口去迁回原籍,这也是被允许的。
5.退役军人
退役的武警,解放军、士官和符合规定的现役人员,户口准许迁回原籍。
二、居民家庭户口属于什么户口
家庭户口可能属于城镇户口也可能属于农村户口。户籍改革以后,公民户口性质(农村户口或者城镇户口)是需要到户籍部门才可以查询到的,因为现在统称为居民户口,是无法知道最原始的户口性质的。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要求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的区分,统一为居民户口。而家庭户表示户口本以是家庭为单位,是为了和集体户口相区别。居民家庭户口,应当分为“农村居民家庭户口“和”城镇居民家庭户口”两类。在2000年第三次统一更换户口之前,也就是1999年户口本,都是写的城市户口,而在2000年之后,户口被分类为:非农业家庭户、非农业集体户、农业集体户、农业家庭户。在非农业户口里又分集体户口、家庭户口和空挂户口。户籍制度正在逐步改革,以后户口就统称为居民户口了。
三、户口上大专时要不要给迁
大部分情况都是选择不迁移。
1、农业户口千万别转,转出来就是非农,以后毕业了想转回去农业户口很难。户口转到了城市,就变成了非农业户口,就会失去农业户口享有的很多优厚待遇,甚至会失去一些继承父母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等,因为现在国家慢慢在扶持农村,当然也正常,要不然贫富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
2、很肯定将来在毕业的城市发展,建议转。
3、及各别现象,比方说有留京名额,可是户口当时没转到学校,现在户口没办法从学校过来,得从家里转就有些麻烦事。
4、单就读书而言户口转到学校是没必要的,没有一点用,如果为了将来考虑,而且打听下那毕业生转回去是否便利,可以考虑迁到学校,各人建议户口这东西还是不动的好。
5、如果转了户口,户口只是转到了学校,是集体户口,在毕业以后,学校是不负责继续保管的,户口还要再转一次的,要么就是转到工作所在地,要么就是回原籍,这里的回原籍不是变回农村户口,而是所在的市级那里,而且不能跟父母的户口本,要自立门户,成为非农业户口。
6、转户口不是强制的,不转对未来也没什么影响,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