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有何不同?

律师回答

关于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有什么区别?的法律问题,

一、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有什么区别?

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区别包括实施暴力行为的目的不同、采取的暴力手段不同等,具体的区别如下:

1、暴力的目的不同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的参考要素之一,也是区分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第一要素。行为人在故意心态支配下实施暴力行为的主观恶性程度明显要高于在过失心态支配下实施的危害行为。

前者已经超越了解决公务事务的范畴,上升到攻击人身安全的程度,属于发泄不满、逞强等恶性犯罪动机,应当以袭警罪对行为进行评价。后者虽然客观上实施了暴力行为,但其主观上还是为了解决公务事务本身,属于一时偏激而为之。

2、暴力的手段不同

法律解释有很多种,对《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暴力”的含义应当做平义解释,即“暴力”指采取暴力手段或实施具有暴力因素的行为。

麻醉、捆绑等无形力的暴力手段,尽管具有伤害人身安全的危险性,但是其客观上造成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继续执行公务的结果,本质上侵害的仍然是国家赋予正当行使执法权的法益。

3、暴力的损害结果不同

即使构成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只要求具有暴力要素的行为、不要求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损害结果仍然是区分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重要标准之一。以往区分损害结果的标准比较笼统,第一种是暴力行为造成轻微伤的结果,行为人构成妨害公务罪或者以妨害公务罪从重条款进行处罚。第二种是暴力行为造成轻伤及以上的结果,直接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实施了袭警行为,一定会构成袭警罪吗?

1、实施了袭警行为,不一定会构成袭警罪。

袭警罪设立以后,依据损害结果定罪的标准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暴力行为导致严重程度的损害结果仍然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2)第二层次,暴力行为导致普通程度的损害结果,一般是受轻微伤的结果,不再以妨害公务罪或者妨害公务罪的从重情节对行为人进行处罚,而是以袭警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3)第三层次,暴力行为导致普通的抓伤、挠伤,行为人构成妨害公务罪。

2、如果酒后袭警判妨害公务罪的处理方式是: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犯罪行为数罪并罚。

妨碍公务、袭警的,涉嫌袭警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妨害公务并有袭警的,是从重处罚,一般在量刑时不适用拘役、管制,应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上。

公职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期间,任何人都不得实施妨碍行为,否则有可能会涉嫌犯妨碍公务罪。公民也不得采取暴力等的方式,袭击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员,否则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涉嫌犯了袭警罪。至于公民实施的暴力行为,是否涉嫌犯罪,具体犯了什么罪,需要法院审理案件后确定。

相关内容:警察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生活中,如果行为人发现某人有违法或者犯罪行为,都可以去公安机关举报,这个时候公安机关就会派警察去对案件进行侦查,很多人就想知道警察办案流程是怎样的?优律师下文讲解了相关的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报案

1、公民、单位报案或举报经济犯罪,可以到当地派出所或直接到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当面联系,或书面举报。

2、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对报案和举报必须认真对待,立即受理,问明案情及报案、举报人的联系方式等,制作笔录。不得以任何理由对报案人推诿敷衍。

3、如遇有紧急情况,受理单位应当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妥善处理。

4、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姓名或报案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为其保密,如有需要,应当保障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5、公安机关号召和鼓励对犯罪的举报,案外人举报他人犯罪的实行奖金奖励。

6、报案人的权利:一是在规定时间内知道是否立案的权利;二是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复议的权利;三是查询案件办理情况的权利。

7、公安机关在受理报案后,30夭内应将案件的初查情况及是否立案等结果回告报案人。

8、公安机关对已立案的案件,将积极开展侦查,在不泄露国家秘密和不妨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每三个月将工作情况向报案人通报一次。

二、立案

1、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的;

(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属于案件管辖范围的。

公安机关严禁超越案件管辖范围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

2、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人。

3、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三、侦查

1、已经批准立案的,立案单位应确定警力,及时展开侦查工作。在侦查进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职权使用各种侦查手段,包括秘密手段和采取有关的的强制措施,以查明案情,收集证据并查获犯罪嫌疑人。

2、公民认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督察部门或上级公安机关反映投诉。有权向各级人民检察院反映。

3、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需要行政处理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撒消案件。

4、在侦查过程中,侦查部门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撤消案件。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破案

经过侦查,具备以下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并制作呈请逮捕报告书移送本局预审大队审查起诉,追究犯罪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1、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由上可知,警察办案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要有行为人报案,然后公安机关审查符合事实的,就会进行立案,然后派出警察去对案件进行侦查,最后破案。要是你还想要了解这方面更多的知识,可以来电咨询优律师网站的专业律师,让他们来帮助你。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的区别包括什么?

关于妨害公务罪袭警罪的区别包括什么?的法律问题,

1、暴力的目的不同通常情况下,目的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的参考要素之一,也是区分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第一要素。

行为人在故意心态支配下实施暴力行为的主观恶性程度明显要高于在过失心态支配下实施的危害行为。

前者已经超越了解决公务事务的范畴,上升到攻击人身安全的程度,属于发泄不满、逞强等恶性犯罪动机,应当以袭警罪对行为进行评价。

后者虽然客观上实施了暴力行为,但其主观上还是为了解决公务事务本身,属于一时偏激而为之。

2、暴力的手段不同法律解释有很多种,对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暴力”的含义应当做平义解释,即“暴力”指采取暴力手段或实施具有暴力因素的行为。

麻醉、捆绑等无形力的暴力手段,尽管具有伤害人身安全的危险性,但是其客观上造成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继续执行公务的结果,本质上侵害的仍然是国家赋予正当行使执法权的法益。

3、暴力的损害结果不同即使构成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只要求具有暴力要素的行为、不要求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损害结果仍然是区分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重要标准之一。

以往区分损害结果的标准比较笼统,第一种是暴力行为造成轻微伤的结果,行为人构成妨害公务罪或者以妨害公务罪从重条款进行处罚。

第二种是暴力行为造成轻伤及以上的结果,直接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袭警罪设立以后,依据损害结果定罪的标准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暴力行为导致严重程度的损害结果仍然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第二层次,暴力行为导致普通程度的损害结果,一般是受轻微伤的结果,不再以妨害公务罪或者妨害公务罪的从重情节对行为人进行处罚,而是以袭警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第三层次,暴力行为导致普通的抓伤、挠伤,行为人构成妨害公务罪。

当然,区分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构罪要素还有很多,暴力只是律师对案件进行辩护时的一个关键要素,应当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情节,制定有利于行为人的方案进行辩护。

最后,警察在办案执法时公民有义务配合,如果妨碍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国家法律并没有对袭警罪做出明确规定,但是袭警罪可以理解为涉嫌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司法机关可以并处罪行。

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人如果是通过暴力的手段实施袭警的行为的,此时是严重的违反了我国的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此时如果是袭警的行为同时造成警察的执法人员的人身伤害的话,行为人不仅仅要承担刑事责任,也是要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

相关内容:

妨害公务罪袭警判多久

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抗税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在哪里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百七十七条:1、主体要件不同抗税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只有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才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2、主观目的不同抗税罪目的在于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妨害公务罪目的在于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依法执行职务。3、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抗税罪侵害的对象是执行税收征管任务的税务人员;而妨害公务罪侵害的对象则是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更广。4、侵犯的客体不同抗税罪侵犯的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妨害公务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

妨害公务袭警如何量刑

袭警行为属于妨害公务罪中从重处罚的范围,具体量刑标准由司法机关依据具体情节确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妨害公务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罪有什么区别

妨害公务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罪二者具有某些共同点,比如都是危害了国家利益,都必然会对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造成干扰和破坏;在行为方式、行为指向上有一些交叉;主体都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都是出自故意。二者的区别点在于:1、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则是国家安全。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首先在行为指向上,前者的行为指向往往具有特定性,即是某个具体的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后者的行为指向则是整个国家政权,就具体的侵害对象而言,通常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犯罪方法上,前者通常必须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后者则不限于此,以和平演变等方式危害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也构成犯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除外)。最后,从犯罪的危害结看,前者系刑法理论中的抽象危险犯或实害犯,对于后一情形,必须以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且达严重之程度为必要;后者则系行为犯,即一经实施即达既遂,并不要求发生现实的危害结果,也不需要考察行为是否已引致危害国家安全的危险。3、从犯罪主体来看,二者虽都可由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构成,但在实践中,后者的主体特别是其中的首要分子多是那些窃据国家重要职位,具有较大政治影响力的人;而前者的主体多见为普通公民。4、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这是二者最本质、最关键的区别。前者在主观方面既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间接故意,行为人通常有妨害公务执行的目的,但不限于此;后者则只能出自直接故意,且行为人必须具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在实践中,会遇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抗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情形,这是妨害公务罪与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等罪的法规竞合犯,对之应按法规竞合犯的基本法律适用规则,重法优于轻法,以后者论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的不同

1、国内有妨碍公务罪,包含袭警的犯罪行为,袭警罪在2021.3.1号正式入刑。 2、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第五款【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比较

妨碍公务罪和袭警罪的区别在于国内只有妨碍公务罪,袭警行为被统一定为妨碍公务罪。妨碍公务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7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查看全文

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分别

1、国内有妨碍公务罪,包含袭警的犯罪行为,袭警罪在2021.3.1号正式入刑。 2、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第五款【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查看全文

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1、国内有妨碍公务罪,包含袭警的犯罪行为,袭警罪在2021.3.1号正式入刑。 2、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第五款【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

袭警罪已于2021.3.1正式入刑,罪行包括袭警和妨碍公务等,涉及到国家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犯罪者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查看全文

刑法中的妨害公务与袭警罪

袭警罪是一种特殊的妨害公务罪,行为对象必须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且必须使用具有暴力性质的手段。威胁人民警察以妨碍其职务执行的行为应被认定为妨害公务罪而非袭警罪。根据刑法规定,暴力袭击警察可处以不同刑期,而袭击轻伤以上伤情的...查看全文

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哪个更严重?

袭警罪更重,暴力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处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暴力袭击警察的处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严重危及警察人身安全的处罚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区别在哪?

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区别在于行为对象和手段行为具有特殊性,妨害公务罪针对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手段必须具有暴力性质;袭警罪是妨害公务罪的特殊情况,行为对象必须是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并且必须采取暴力手段阻挠警察执法。不是所有的袭警...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与袭警哪个更严重?

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具体情节。一般情况下,妨害公务罪判刑与袭警罪相似,但袭警罪在使用严重暴力手段时,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暴力抗法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即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阻碍...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袭警判多久

法律分析:妨害公务罪中袭警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袭警判多久

法律分析: 妨害公务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而袭警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应处三...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区别

一、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1、国内有妨碍公务罪,包含袭警的犯罪行为,袭警罪在2021.3.1号正式入刑。 2、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第五款【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查看全文

袭警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差别?

律师解答: 一、暴力的目的不同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的参考要素之一,也是区分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第一要素。行为人在故意心态支配下实施暴力行为的主观恶性程度明显要高于在过失心态支配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前者已经超越了...查看全文

袭警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一、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1、国内有妨碍公务罪,包含袭警的犯罪行为,袭警罪在2021.3.1号正式入刑。 2、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第五款【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关系

袭警罪是从妨害公务罪中细化出来的罪名,两者的基准刑相同。区别在于暴力。袭警罪的打击力度大,根据情节轻重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最高刑罚为三年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查看全文

袭警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区别在于行为对象和手段行为具有特殊性,行为对象必须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手段行为具有特殊性是指妨害公务的手段必须具有暴力性质,并对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从严处罚。按照上述规定,对于妨...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区别有哪些

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区别:目的、手段和损害结果不同。妨害公务罪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而袭警罪对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行为,从重处罚。袭警罪侵犯的对象是执行职务的各类警察,而妨害公务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袭击警察被判刑

妨碍公务罪中,对于暴力行为导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伤或死亡的情况,将以想象竞合原则,将其定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而对于轻微伤则按照妨碍公务罪处理。...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袭警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妨害公务袭警的量刑: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袭警,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袭警如何量刑?

律师分析: 袭警行为属于妨害公务罪中从重处罚的范围,具体量刑标准由司法机关依据具体情节确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