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救济?

律师回答

借款人为了逃避债务而故意躲藏起来,这种现象也是经常会发生的。作为出借人同样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索借款。只要能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立案受理条件,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借款人下落不明,因此,法院会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传唤借款人应诉。如果借款人没有出席,法院会视作缺席判决。判决生效后,出借人可以申请并办理相关法律手续,然后法院会通过拍卖的方式,将借款人的房产、财产变现,以此来清偿债务。除此之外,还可以申请宣告借款人为失踪人,然后从其财产中支付欠款。
当借款人下落不明满两年后,出借人可以向借款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借款人为失踪人。法院受理后,会发出寻找下落不明者的公告,公告期为3个月。届满之后,借款人失踪的事实就会得到确认。如果代管人拒绝还款,出借人可以起诉代管人,由法院判决强制支付。
一、民间借贷诉讼贷款流程是怎样的
(一)个人债务纠纷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开庭审理、质证、辩论——宣布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执行。
(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1、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2、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判决还是中止诉讼取决于是否“借贷关系明确”。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法院将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不明确,事实难以查清的,将中止诉讼。因此,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借贷关系明确”的证据材料,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将无限期“中止诉讼”。
3、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对于事实难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诉讼。
二、没还欠条怎么办
1、诉前财产保全
建议当事人先查对方的财产,如果有房产或车子等资财在欠债人的名下,可先向法院提起诉前财产保全,将欠债人的财产先查封,为日后执行阶段做好准备,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逼迫欠债人现身。
2、到法院起诉还款
对方欠钱不还找不到人的,如果有明确的被告,居住地址,联系方式法院就可以受理。
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达的形式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届满,债务人不应诉时,法院即对借贷人关系明确的案件经审理后作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后,尽管债务人下落不明,但经债权人申请,法院可以采取拍卖债务人房屋或财产的办法为债权人清偿债务。
3、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拒绝支付失的,债权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将代管人列为被告。
4、尽量查询到债务共同偿还或者连带偿还责任人
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如果能够举证证明借款用于家庭开支或者改善家庭生活等行为,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因此可以请求债务人的配偶清偿债务。
2)对于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追究保证人责任。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的重大困难情形,包括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维权?

当欠款人下落不明时,债权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追讨欠款:1、在诉讼时效内向债务人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2、债务人申请宣告失踪后,代管人从其财产中支付借款;3、如有担保人或保证人,债权人可以要求其代偿。...查看全文

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应对

法律解析: 欠款人下落不明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追讨欠款: 1、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 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查看全文

如何起诉借款人下落不明

民间借贷借款人下落不明的可以直接提起诉讼,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人民法院可以公告送达,在审判时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作出缺席审判。一、被起诉了不去处理会怎么样被起诉了不去处理有以下后果:...查看全文

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应对?

律师分析: 欠款人下落不明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追讨欠款: 1、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 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查看全文

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是好?

借款人失去联系后,可以通过诉讼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未出庭或无正当理由,法院会开庭审判并胜诉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借款人失去联系达到两年,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经过公告期后可以要求借款人财产管理者使用财产进行清偿。...查看全文

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进行起诉?

法院接受起诉后,会采用公告方式送达被告,经过60天视为送达。被告未到庭时,法院进行缺席审判并宣判,判决书再经过60天公告送达后生效,再过15天的上诉期后可申请执行。...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起诉?

律师分析: 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借款人下落不明,民间借贷如何追讨?

民间借贷中,如果找不到欠款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一是审查财产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债权人可以向欠款人的配偶主张债权;二是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设立财产代管人保护失踪人与债权人的财产权益;对于欠款人失踪后的债权追讨,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起诉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借款人下落不明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下落不明的被告,法院可以进行公告送达,审判时被告依然不出席的可以作出缺席判决,判决生效后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出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查看全文

借款人下落不明,民间借贷如何维权?

民间借贷找不到人起诉,法院可通过留置送达书解决。欠钱找不到人可迅速起诉,法院可缺席审理并强制执行判决。欠款金额无最低限制,一分钱即可起诉。债务人下落不明时,法院可采用公告送达方式传唤应诉。公告期届满,债务人不应诉时,法院可作缺席判...查看全文

借款人下落不明的方法

如何追讨借款人欠债:1.诉讼追讨借款;2.申请借款人失踪宣告,由代管人支付借款;3.要求保证人代偿。根据《民法典》规定,保证人在债务人下落不明、财产不足、破产或放弃权利等情况下,仍需履行保证责任。...查看全文

借钱不还下落不明如何办?

债务人不还钱或下落不明时,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向债务人配偶或担保人追偿、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等方式来维护债权。法院可以公告送达或缺席判决,还可以拍卖债务人房屋或财产来清偿债务。对于失踪人的财产,可以由代管人来支付相关费用。...查看全文

债务人下落不明,如何追讨欠款?

欠款找不到人如何办?债权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采取公告送达方式,缺席判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若债务上设有保证人,向保证人主张债权。债务人失踪可申请宣告失踪,向财产代管人主张债权。...查看全文

欠债人下落不明如何追讨款项

若是债务人下落不明,债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追要欠款。当事人可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起诉状副本,并依法收集能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提交给法院。一、欠款纠纷案件起诉手续有哪些欠款纠纷起诉需要的手续...查看全文

债务人下落不明如何追要欠款

法律分析: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想要追回欠款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下落不明的被告人民法院可以公告送达,审判时可以作出缺席判决,债权人在判决生效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_x...查看全文

二审落败如何救济?

本文介绍了在刑事案件中如何申请申诉,包括申诉的主体、申诉的途径以及申诉状的提交要求。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在二审不服申诉时是否需要交费的问题,以及有关再审案件是否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例外情形。...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借款人下落不明怎么起诉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借款人下落不明的可以直接提起诉讼,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人民法院可以公告送达,在审判时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作出缺席审判。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_x000D_ 受送达...查看全文

债务人下落不明,能否要回借款?

本文讲述了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债权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追回欠款。首先,债权人可以携带相关证据到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欠款。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也...查看全文

债务人下落不明能要回借款吗

法律分析:债务人下落不明,如果债务人有财产的,则能要回借款。债权人可以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两年后,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然后由其财产代管人以债务人的财产偿还债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债务人下落不明能要回借款吗?

律师分析: 债务人下落不明,如果债务人有财产的,则能要回借款。债权人可以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两年后,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然后由其财产代管人以债务人的财产偿还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 自然人下落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