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如何进行抗诉?

律师回答
摘要:受害人抗诉不成立的解决办法是向最高法申诉。抗诉是检察院的职能,当事人只能向检察院申请,至于是否会提起抗诉,需要检察院审核材料后决定。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人有权在收到一审判决书后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检察院应在五日内决定是否抗诉,并答复请求人。
一、受害人抗诉不成立怎么办
受害人抗诉不成立的解决办法是向最高法申诉。抗诉是检察院的职能,当事人只能向检察院申请,至于是否会提起抗诉,需要检察院审核材料后决定。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抗诉分为依上诉程序和依审判监督程序两种提出方式。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可在抗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依法再审。再审时,人民检察院应派员出庭。
二、刑事诉讼法受害人抗诉的方法有几种
刑事诉讼法中受害人抗诉的方法有一种,即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其他类型的抗诉是检察院自身提起的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判决确有错误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
三、刑事受害人抗诉的程序规定有什么
刑事受害人抗诉的程序规定有:
1.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2.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
3.不服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抗诉的期限为五日。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公诉案件被害人请求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延伸阅读
结语:对于受害人抗诉不成立的情况,可以向最高法申诉。抗诉是检察院的职责,当事人需向检察院申请,并经审核后决定是否提起抗诉。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可通过上诉程序或审判监督程序提出。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可在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其他类型的抗诉由检察院自行提起。抗诉程序规定了请求抗诉的时限和检察院作出抗诉决定的时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七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法中受害人如何进行抗诉?

刑事诉讼法中受害人抗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另一种是检察院自身认为判决有错误,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可以提出抗诉,检察院在收到请求后五日...查看全文

在刑事诉讼中如何进行抗诉?

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是:1、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2、确有抗诉的必要性。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有抗诉必要,依法提出抗诉: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查看全文

在刑事诉讼中如何提出抗诉?

《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根据上述规定,请求抗诉权是被害人的法定权利,请求的对象是检察院。申诉权是针对生效裁判所行...查看全文

如何在受害人死亡前进行行政诉讼?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怎样进行...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进行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各...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抗诉程序如何进行?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包括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法院未及时作出再审裁定、再审判决有明显错误。人民检察院应在三个月内审查并作出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申请。...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受害人抗诉的方法有几种?

抗诉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出的抗诉。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出的抗诉,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在法定期限内,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 另一种是按照审判监...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第三人如何进行抗辩?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抗辩:1、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收集证据,准备好材料,通过申请,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辩;2、或者当收到法院通知,再去参加到诉讼中来。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如何抗辩 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直接影响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查看全文

受害人死亡后如何进行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受害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在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的当事人死亡的情形下,可以遵照《行政诉讼法》中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法律依...查看全文

受害人死亡后如何进行行政诉讼?

受害人死亡后如何进行行政诉讼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查看全文

轻伤案件中受害人如何抗诉

法律分析:轻伤案件中受害人的抗诉方式: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轻伤案件中的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对本案的判决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自受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查看全文

受害人如何提出抗诉?

受害人对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或者二审判决结果不服时,有权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百一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被害人及其...查看全文

受害人如何提出抗诉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是没有抗诉权的,检察院才有抗诉权,受害人只有请求抗诉权。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诉讼中如何进行抗辩?

合同纠纷抗辩的方式为首先明确管辖问题,对管辖存在异议的可以依法提出管辖权异议。然后分析原告是否为适格的诉讼主体,起诉是否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或者除斥期间,并且要准备对应的证据进行反驳。 银行合同纠纷如何诉讼 银行合同纠纷的...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受害人抗诉的方法有几种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中受害人抗诉的方法有一种,即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其他类型的抗诉是检察院自身提起的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判决确...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受害人成为植物人如何进行诉讼

法律解析: 交通事故受害人成为植物人想要诉讼,可以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第一款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受害人成为植物人如何进行诉讼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受害人成为植物人的,可以由其法定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以代理人的身份代为参加诉讼,维护受害人的权利。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受害人成为植物人如何进行诉讼

法律解析: 交通事故受害人成为植物人想要诉讼,可以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第一款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的计算在民事诉讼中如何进行?

根据《民法典》,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然而,若超过二十年,权利被侵害的案件将不再受到法院的保护。...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如何进行证据质证?

1、关于刑事庭审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2、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通过《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