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惩罚诽谤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诽谤罪是自诉案件,但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公安机关可立案侦查。侮辱、诽谤行为若导致群体性事件、恶劣国际影响或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则必须作为公诉案件处理。公安机关应审查案件并移交有管辖权的法院,告知当事人自行提起诉讼。涉嫌诽谤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
(一)诽谤罪是自诉案件,即需由公民个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侦查范围内的案件;
(二)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公安机关才能按照公诉程序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依照公诉程序办理侮辱、诽谤刑事案件时,必须准确把握犯罪构成要件。对于不具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这一基本要件的,公安机关不得作为公诉案件管辖。
(三)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侮辱、诽谤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侮辱罪、诽谤罪立案侦查,作为公诉案件办理:
1、因侮辱、诽谤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
2、因侮辱、诽谤外交使节、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人员,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3、因侮辱、诽谤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其他情形。公安机关在接到公民对侮辱、诽谤行为的报案、控告或者举报后,首先要认真审查,判明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对于符合上述情形,但通过公诉可能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造成更大损害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予以处理。对于经过审查认为不属于上述情形但涉嫌犯罪的侮辱、诽谤案件,公安机关应当问明情况,制作笔录,并将案件材料移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同时向当事人说明此类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属于自诉案件,不属公安机关管辖,告知其到人民法院自行提起诉讼。
(四)涉嫌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五)《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六)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延伸阅读
结语:侮辱和诽谤罪是自诉案件,只有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立案侦查。对于具有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恶劣国际影响或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侮辱和诽谤行为,应当立案侦查并作为公诉案件处理。对于不符合上述情形但涉嫌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移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处理。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和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惩罚诽谤行为

诽谤罪是一种自诉案件,需要公民个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安机关只有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才能按照公诉程序立案侦查。涉嫌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查看全文

如何惩罚恶意造谣、诽谤和诬陷行为?

造谣诽谤和诬陷他人将受到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诽谤和诬陷他人构成诽谤罪,意图使对方承担刑事责任则构成诬告陷害罪。诽谤罪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必须有捏造事实、散布虚假信息、针对特定人、情节严重等要素。只有满足这些...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惩罚力度如何?

诽谤罪在法律中常见且严重,包括对个人和国际名誉的损害。公安部门会审查报案并判定是否属于其管辖。如果定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通过网络实施诽谤行为,被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如证据不足,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诽谤罪中的诽谤行为?

诽谤罪认定要件包括: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名誉权;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针对特定人但不一定指名道姓;情节严重;行为人需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必须故意损害他人名誉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诽谤行为?

诽谤行为将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者将受到行政处罚。根据刑法,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查看全文

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应当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会构成诽谤罪。对犯诽谤罪的行为人,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属于告诉的才处理的犯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法律依...查看全文

侮辱诽谤行为如何进行治安处罚?

侮辱诽谤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以及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侮辱报复,多次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将受到治安处罚,包括五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将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诽谤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法律关于诽谤罪的处罚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属于亲告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查看全文

诽谤行为如何报警处理?

诽谤罪是指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者可构成犯罪。其中,情节严重包括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大等因素。如果诽谤导致他人精神受刺激、自杀或自伤等严重后果,并造成广泛影响,则构成严重的诽谤罪。对于受害人,应自行收集证据提起...查看全文

微信诽谤行为如何处理?

微信诽谤可以报警,但视情节轻重而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或诽谤他人可处罚款或拘留。对于维权,公民应保存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依法调查处理。具体案情所需材料有差异,建议事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报案。...查看全文

如何界定商业诽谤行为?

商誉侵害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一)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只有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才构成侵犯商誉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二)行为必须是故意的,以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和谋求自身优势为目的;(三)行为必...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污蔑诽谤行为?

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污蔑诽谤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严重贬损他人人格和名誉;污蔑是指公然侮辱他人人格和名誉,需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且情节严重。普通侮辱和诽谤不构成犯罪,只有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诽谤行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信息网络实施此类行为,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看全文

我国如何惩治网络诽谤?

网络诽谤行为严重侵害他人名誉权,根据《民法典》和《刑法》相关规定,犯罪者将面临民事和刑事责任的处罚。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刑事责任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行为如何受到治安处罚?

网络诽谤行为治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恐吓、侮辱、诽谤、诬告、威胁、干扰他人生活、侵犯隐私等行为,可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并处拘留。...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惩罚是什么

诽谤罪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构成本罪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如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造成恶劣影响等情况。...查看全文

诽谤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诽谤罪应当这样处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据: 《刑法》 第...查看全文

诽谤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诽谤罪应按下列标准处罚: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如何才算造成诽谤罪诽谤罪如何处罚

造成诽谤罪的行为如下: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查看全文

诽谤行为如何确定管辖地?

网络诽谤罪的管辖地和诽谤罪的收费标准。网络诽谤罪的管辖地一般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诽谤罪的收费标准根据非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起诉阶段费用在1500元到12000元之间,具体金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