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的刑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包括定罪和处罚。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而是根据防卫人的主观罪过和客观危害结果确定罪名。防卫过当可能触犯故意杀人、过失致死、故意伤害和过失重伤等罪名。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应减轻或免除防卫过当的处罚,因为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客观危害性较小。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防卫过当的定罪;
二是防卫过当的处罚。
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独立的罪名,对防卫过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从司法实践来看,防卫过当行为触犯的罪名主要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为了表明防卫过当的情况,在制作判决书时,应当注明因防卫过当而构成某种犯罪。
《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中防卫人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虽然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为小的多,所以,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防卫过当的刑责如何确定?
防卫过当的刑责如何确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个人在面临非法侵害时采取防卫行为,如果其防卫行为超出了必要和适度的限度,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对于防卫过当的刑责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被侵害人的人身安全程度、被侵害行为的性质、防卫行为的方式和手段等。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保护合法权益的同时确保刑责的公正和合理。因此,防卫过当的刑责的确定是一个需要权衡各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结语:防卫过当的刑责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问题。当个人在面临非法侵害时采取防卫行为,超出必要和适度限度的防卫行为可能构成防卫过当。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被侵害人的安全程度、侵害行为的性质以及防卫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防卫过当并非独立罪名,应根据防卫人的主观罪过和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确定罪名。在制作判决书时,应明确防卫过当构成的具体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对防卫过当应减轻或免除处罚,因为防卫行为的客观危害性较小,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产生的。因此,在确定防卫过当的刑责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以确保刑责的公正和合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防卫过当的刑罚制度是什么?

正当防卫是对不法侵害采取必要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需根据犯罪程度定罪量刑,可减轻或免除处罚。特别防卫权规定在严重暴力犯罪中,对不法侵害采取防卫行为不负责任。...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刑罚标准是什么?

防卫过当的量刑标准:综合考虑防卫行为的起因、保护利益性质、过度程度及造成危害、防卫人罪过形式和处境、过当原因。对于过当犯罪,根据刑法分则适用相应条款减轻或免除处罚。过失致人重伤或死亡,按刑法规定减轻处罚;轻微可缓刑或免罚。故意伤害...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刑罚规定是什么?

《刑法》规定,防卫过当应负适当责任,但最高院指导意见明确减轻或免除处罚,确保刑罚公正。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通过“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认定防卫过当行为,并结合实际情况减轻或免除刑罚。...查看全文

最高防卫过当的刑罚规定是什么?

防卫过当的量刑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刑法未明确规定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况。司法实践中,应考虑防卫行为的起因、保护利益性质、过度程度及造成危害轻重、防卫人主观罪过和处境、过当原因等。对于防卫过当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犯罪,可减轻处罚或使用...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致死罪行的刑罚是什么?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或重伤的刑罚应减轻或免除。根据中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防卫过当构成犯罪时,应减轻或免除处罚。量刑应考虑防卫目的、过当程度、罪过形式等因素。对于致人死亡的防卫过当,可能涉及故意杀人罪,但量刑仍应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致人重伤的刑罚规定是什么?

防卫过当的量刑应考虑过当程度、防卫动机、权益性质和社会舆论。根据刑法,造成重伤的防卫过当行为应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因此,抡椅打伤他人可能判三到五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致人轻伤一级的刑罚是什么?

防卫行为导致轻伤一级伤害时,应视为与犯罪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轻伤一级自首通常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故意杀人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损害后果造成轻处20%或30%,未造成损害后果轻处40%或60...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致人轻伤二级的刑罚是什么?

防卫过当致人轻伤二级属于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较轻微且积极赔偿或取得被害人谅解可不追究刑事责任。若无积极赔偿或谅解,防卫过当恶性不大,可能判处拘役、管制或缓刑。防卫过当指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导致二级轻伤的刑罚是什么?

轻伤情节较轻、积极赔偿或取得谅解可不追究刑事责任;若不能赔偿或取得谅解,则构成防卫过当,可判处拘役、管制或缓刑。赔偿方式有民事标准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两种。...查看全文

因防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的刑罚是什么?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惩罚是什么?

正当防卫杀人的处罚规定:一般情况下,正当防卫杀人可能被视为过度防卫,需承担刑事责任;特殊情况下,对行凶等行为的防卫,即使杀人也不承担刑事责任。法律规定,保护人身、财产等权益免受非法侵害,制止侵害行为,对非法侵害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查看全文

什么是防卫过当防卫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需要负刑事责任。过当导致他人死亡,则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却仍疏忽,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则构成过失犯罪。...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刑罚是多少?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关键在于是否存在防卫过当,若不存在则不判刑。对正在进行严重暴力犯罪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什么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在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上等等是一致的,但是在限度条件上却截然不同。 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什么

法律解析: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在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上等等是一致的,但是在限度条件上却截然不同。 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什么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什么是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根据我国《刑法》的定义,为行为人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而防卫过当即为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查看全文

什么是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根据我国《刑法》的定义,为行为人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而防卫过当即为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什么?

律师分析: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在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上等等是一致的,但是在限度条件上却截然不同。 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什么

法律解析: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在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上等等是一致的,但是在限度条件上却截然不同。 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