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与承诺:要约的法律效果及承诺的含义

律师回答
摘要:要约和承诺的区别在于定义和主体。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由要约人作出,承诺由受要约人作出。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其他方式订立合同。要约应具体确定内容,并表明要约人受其约束。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表示。
要约和承诺的区别有:
1、两者的定义不同,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两者的主体不同,作出要约的主体是要约人,作出承诺的主体是受要约人。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延伸阅读
要约和承诺的法律区别及适用场景
要约和承诺在法律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并适用于不同的场景。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签订合同的意愿,包含了具体的条款和条件。它是一种邀请对方接受合同的邀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承诺是指接受要约并表示同意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是对要约的肯定回应。承诺一旦形成,双方即进入合同关系。要约和承诺的区别在于要约是主动方,而承诺是被动方。在实际应用中,要约通常出现在合同起草阶段,而承诺则是合同的签署和履行阶段。因此,了解要约和承诺的法律区别对于合同的有效性和合同各方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结语:要约和承诺在法律上存在明显区别。要约是提出签订合同意愿的邀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承诺是接受要约并同意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形成合同关系。要约是主动方,承诺是被动方。了解要约和承诺的法律区别对于合同有效性和权益保护至关重要。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采用要约、承诺方式或其他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要约承诺与要约承诺的区别

要约和承诺的区别是:1、概念不同。要约是与别人签订合同;承诺意味着要约人同意要约;2、意思表示不同的要素。要约内容具体明确;承诺内容应与要约内容一致;承诺对要约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的,承诺有效;除非要约人及...查看全文

要约与承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法律解析: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承诺是指对要约接受的一种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查看全文

要约与承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律师分析: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承诺是指对要约接受的一种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查看全文

要约与承诺的法律区别

要约人与受要约人的区别: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他们与要约的关系不同,一个是发出要约,一个是接受要约。他们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受要约人需要承诺后要约才发生效力。...查看全文

要约承诺的生效要件

法律分析:要约的生效要件是:_x000D_ 1、要表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_x000D_ 2、内容具体、确定;_x000D_ 3、要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_x000D_ 4、及时到达受要约人。...查看全文

允诺和承诺的含义及差别

单方允诺与承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对方同意。单方允诺是表意人为自己设定义务,使对方获得权利的意思表示,而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表示。承诺不能超出要约的内容,而单方允诺可以。...查看全文

要约与承诺的區別及其鉴别方法

要约和承诺的区别在于:1)概念不同,要约是希望订立合同的表示,承诺是同意要约的表示;2)意思表示要件不同,要约受约束,除非要约人及时反对或要约表明不能变更,承诺可做非实质性变更;3)生效方式不同,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承诺通过通...查看全文

要约与承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接受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这是根据中国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查看全文

要约承诺的生效时间

法律分析: 要约承诺的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查看全文

合同要约与承诺的区别及解析

合同要约与承诺的区别在于概念、意思表示要件、生效方式以及撤回、撤销的规定。要约是表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而承诺是对要约表示同意。要约内容具体明确,承诺内容应与要约内容一致。要约采取到达主义,而承诺需以通知方式生效。要约可以撤...查看全文

要约与承诺之间的关系

原要约的变更可以被视为实质变更,受要约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向要约人提出新的要求,形成新的要约。要约的撤回与撤销有区别,前者发生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后者发生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但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要约人违反要约应承担违约责任,...查看全文

承诺时效是什么承诺延迟的含义

法律分析:承诺的时效是指完成承诺的有效期间。承诺迟延则是指受要约人没有在承诺的有效期间作出承诺。如果要约中确定了期限,承诺应在该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如果没有确定承诺期限,若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即时作出;若要约是以非...查看全文

承诺时效是什么承诺延迟的含义

承诺的时效是指完成承诺的有效期。承诺迟延是指受要约人没有在有效期内作出承诺。如果要约确定了期限,承诺应在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如果没有确定承诺期限,若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即时作出;若要约是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在合理期限内...查看全文

要约要与承诺一致么

承诺对要约的内容需要完全一致吗 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外,该承诺有效。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八条 【承诺对要约内容的实...查看全文

承诺的生效,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要约承诺生效时间 要约生效的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查看全文

承诺期限届满,受约人未作出承诺的,要约失效

要约所确定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的,要约失效。但如果承诺人在承诺期限内作出承诺,本应在期限内到达要约人,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承诺到达时超过承诺期限的,为有效要承诺,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承诺人承诺已经失效。...查看全文

承诺期限届满,受约人未作出承诺的,要约失效?

律师分析: 要约所确定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的,要约失效。但如果承诺人在承诺期限内作出承诺,本应在期限内到达要约人,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承诺到达时超过承诺期限的,为有效要承诺,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承诺人承诺已经失效。 【法...查看全文

要约承诺生效的必要条件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要约承诺的生效要件:具备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意思表示,表达订立合同意图,向受要约人发出且希望缔结合同,要约内容具体确定。...查看全文

要约和承诺的生效时间

要约和承诺生效的时间      我国《民法典》第474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可见我国法律采纳了到达主义。...查看全文

要约承诺生效时间

要约和承诺的生效时间取决于通过对话方式提出的要约,在相对人知悉内容时生效。若通过非对话方式表达意思,生效时间以相对人收到为准。如果非对话方式通过数据电文形式表达意思,并且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那么该数据电文进入特定系统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