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报销规定2021年?

律师回答

律师解答:

各省份要全力推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确保2021年底前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作为参保地和就医地双向开通,符合条件的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能够在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各省份要规范统一参保人员门诊慢特病申办途径、就医规定等政策措施。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时使用全国统一的病种编码,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和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执行参保地政策。国家医保局重点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个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各省份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区域协作,协商确定增补纳入联网结算的病种,探索将更多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纳入跨省直接结算或通过线上报销途径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省级医保部门要指导所辖统筹地区加强协议管理,新增定点医疗机构应同步提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按照合理布局、分步纳入的原则,重点加大异地就医需求量大,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地区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扩围力度。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定点零售药店提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推行“承诺制”“容缺后补制”,推进异地就医备案“零跑腿”“不见面”等线上服务。已上线国家异地就医快速备案和已自助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省份,力争在2021年6月底前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未上线省份统筹推进系统改造和联调测试,尽快开通相关服务。2021年9月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线上备案服务。

2021年6月底前,按照《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接口规范(V2.0)》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保部门应安全、平稳、有序地完成系统接口升级,新接口支持医保电子凭证、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多种就医介质直接结算。2021年6月底前,各地应将全国统一的定点医药机构编码上传至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开通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应将开通的病种编码经医保经办机构确认后同步上传。

省级医保部门和财政部门应按照《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资金收付工作的通知》(医保办发〔2020〕2号)等文件提出的时限要求,按期完成年度预付金额度调整、预付金紧急调增和月度清算资金拨付,以及在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内的确认工作。原则上,当月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费用应于次月20日前完成申报并纳入清算,清算时间延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当年度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费用,最晚应于次年第一季度清算完毕;如确有特殊情况,需提前报备说明。

【法律依据】: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 工作目标。2021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医疗机构,各统筹地区基本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个群众需求大、各地普遍开展的门诊慢特病,每个省份至少有一个统筹地区实现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基本实现上述5个主要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推进其他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或线上零星报销。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职工门诊报销规定2021年?

法律解析: 报销比例为一个自然年度内首次住院起付标准为1300元,以后每次650元。支付比例分三个档,以三级医院为例,起伏标准:3万元,在职85%,退休91%,3万-4万在职90%,退休94%,4万以上,在职95%,退休97%.普...查看全文

职工门诊报销规定2021年?

律师解答: 报销比例为一个自然年度内首次住院起付标准为1300元,以后每次650元。支付比例分三个档,以三级医院为例,起伏标准:3万元,在职85%,退休91%,3万-4万在职90%,退休94%,4万以上,在职95%,退休97%.普...查看全文

新农合门诊报销规定2021?

律师解答: 我国各地区医保政策并没有统一,缴费标准和报销比例均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希财君就以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例,和大家说说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最新缴费标准。 1、门诊报销比例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可按60%-70%报销,每...查看全文

新农合门诊报销规定2021?

法律解析: 我国各地区医保政策并没有统一,缴费标准和报销比例均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希财君就以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例,和大家说说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最新缴费标准。 1、门诊报销比例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可按60%-70%报销,每...查看全文

2024年门诊报销新规定

亲您好,2024年门诊报销新规定: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查看全文

医保报销新规定2024年门诊报销

2023年大病医保报销新政策有哪些 2023年的大病医保缴费标准还是和以往一样,延续每份100元的标准,最多可以选择3份来执行。城乡居民医保主要分为了档和三档,会有不同的缴费标准。二档缴费标准为1516元/每人,三档的缴费标准为5...查看全文

2024年门诊报销新规

法律分析:2023年新农合医药费报销的比例高达70%,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报销比例。这属于政策性的范围内报销,主要是新农合缴费标准提高了。若住院花费了1万元,那么可以报销7千元,大大减轻负担。此外为了鼓励生育,新农合也将提高三孩生育报...查看全文

南昌市特殊病种门诊报销规定2021

律师分析: 根据2023年5月份发布的《浙江省生育保险实施细则》调整,浙江省对产妇生育假期进行了调整。根据新规定,职工可以享受政府规定的产假,即女职工享有98天产假,男职工享有15天陪产假。新规定中新增了一个附加生育假期,给予符合...查看全文

2024年医保门诊报销新规定

法律分析: 1、城镇职工。门诊:政策范围内药品费用参照现行特殊病种门诊待遇政策报销;住院:按现行住院报销政策规定执行;异地就医:按现行异地就医报销政策规定执行。___ 2、城乡居民。门诊:政策范围内药品费用报销70%;_住院:按现...查看全文

2024年医保门诊报销新规定

门诊检查医保可以报销吗?...查看全文

慢病门诊报销规定?

法律解析: 各统筹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门诊特殊病种起付线和封顶线,在封顶线以内的医保费用按一定比例报销,结算方式为定点医疗机构刷卡直接结算,超出部分由参保人员自付。疫情期间,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经诊...查看全文

慢病门诊报销规定?

法律解析: 各统筹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门诊特殊病种起付线和封顶线,在封顶线以内的医保费用按一定比例报销,结算方式为定点医疗机构刷卡直接结算,超出部分由参保人员自付。疫情期间,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经诊...查看全文

慢病门诊报销规定?

律师解答: 各统筹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门诊特殊病种起付线和封顶线,在封顶线以内的医保费用按一定比例报销,结算方式为定点医疗机构刷卡直接结算,超出部分由参保人员自付。疫情期间,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经诊...查看全文

门诊看病报销规定

医保报销范围、比例和流程对门诊看病非常重要。建议每个人都参保,选择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住院费用按比例报销,有流程。门诊费用可用个人医保卡支付,但用完需自费。在定点医院挂号出示社保卡,社保和医院结算,自付部分自己支付。...查看全文

成都特殊门诊2021年规定?

律师解答: 1、报销比例 职工医保:一个医保年度内,特殊病种门诊起付线400元,符合规定治疗范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与普通住院待遇相同。 城乡居民医保:一个医保年度内,特殊病种门诊起付线400元,符合规定治疗范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与...查看全文

医保报销新规定2024年门诊报销比例

网社保知识早报:医保报销时间有限制吗?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下面由律师为您介绍。医疗报销有时间限制,应在诊疗后半年之内报销。一般是下半年报销上半年的,此年上半年报销上一年度下半年的。实行出院时及时报销的,在出院时缴纳不报销部分即可,...查看全文

门诊报销政策2024年最新规定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2024年门诊报销新规定是:1、门、急诊医疗费用:在职职工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累计超过2000元以上...查看全文

慢特病门诊报销规定

法律分析:一、慢特病门诊报销规定1.普通慢性病门诊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医药费用按60%的比例进行报销,年度累计报销限额3000元。患多种慢性病的,每增加1个病种,统筹基金支付限额增加300元,年度最高限额4500元。...查看全文

医保门诊报销新规定?

律师解答: 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查看全文

医保门诊报销新规定

一、医保门诊报销政策 门诊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门诊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增生异常综合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白塞氏病、再生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