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律师回答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
过失犯罪的特征在于: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二、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并没有积极追求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却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两者的不同点有:第一,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在主观上是放任态度的,而过失在主观上是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第二,在量刑上也会有不同。对于间接故意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过失犯罪,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哪些犯罪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有哪些?

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疏忽大意是指行为人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过于自信则是行为人虽预见可能的危害结果,但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刑法对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和处罚有所限制,只有造成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才...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 过失犯罪一般会分为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 过失犯罪分为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 可从以下要件认定过失犯罪: 1、行为人侵害的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2、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且造成了一定危害结果。 3、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4、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 法...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律师分析: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 可从以下要件认定过失犯罪: 1、行为人侵害的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2、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且造成了一定危害结果。 3、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4、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 法...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过失犯罪分为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认定过失犯罪可以从构成要件入手分析:_x000D_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_x000D_ 2、客观上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_x000D_ 3、《刑法》分则对该类过失犯罪进行了明确规...查看全文

哪些犯罪属于过失犯罪?

一般来说,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均是过失犯罪。但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颇多,常见的有:过失致人死亡罪、过...查看全文

失火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1、失火罪属于过失犯罪,依法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此罪没有规定罚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查看全文

失职类犯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失职类犯罪不属于过失犯罪,但是过失类型的罪名。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失职罪没有单独的一项罪名,而是在《刑法》分则罪名中的一个分类,包括很多罪名,一般来说,有渎职罪或者是环境监管失职罪,履行合同失职罪等。 渎职是否属于过失犯罪...查看全文

失职类犯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失职类犯罪不一定属于过失犯罪。例如失职类犯罪中的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其主观方面是故意;而失职类犯罪中的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其主观方面是过失,属于过失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属于过失犯罪的有哪些

法律分析:属于过失犯罪的有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失火罪、过失爆炸罪等。以过失致人死亡罪为例,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法...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是否属于累犯

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查看全文

犯罪过失的特征

法律分析: 犯罪过失的特征是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在意志因素上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犯罪。 法...查看全文

犯罪过失的特征?

律师分析: 过失犯罪特征有:1、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2、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3、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查看全文

犯罪过失的特征

法律解析: 过失犯罪特征有:1、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2、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3、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是否为过失犯罪

认定过失犯罪可以从构成要件入手分析: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查看全文

犯罪过失如何认定

认定疏忽大意的过失,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已清楚地展现出来故司法工作人员不应由此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2、不...查看全文

犯罪过失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犯罪过失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认定: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