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欺诈罪是否属于结果犯?

律师回答
摘要:保险诈骗罪的行为犯还是结果犯存在争议,有三种观点:一是行为犯,认为“数额较大”指行为人意图骗取的财物数额;二是结果犯,将其规定为举动犯;三是骗取保险金才构成罪。然而,这些观点都有不足之处。根据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规定,保险诈骗罪属于结果犯,但未明确规定“数额较大”。因此,如果保险金未达到“数额较大”,不能定为保险诈骗罪,更不能以犯罪未遂论处。
一、保险诈骗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的几种观点: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保险诈骗罪属于行为犯还是结果犯一直存在争议,看法各不相同,这些争议并未因为刑法的修改而停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有的认为,我国刑法上的保险诈骗罪是行为犯,金融诈骗罪各条所说的“数额较大”,并不是指行为人已骗取的财物数额,而是指行为人已实施金融诈骗活动,意图骗取的财物数额。
有的认为,国外刑法关于保险诈骗罪的规定,一般都将该罪规定为举动犯,但我国刑法上的保险诈骗罪则规定为结果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保险诈骗行为而没有骗取保险金的,就应当以未遂论处。
有的认为,区别保险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之一就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达到既遂状态,即是否实际骗取了保险金,未骗得保险金的,行为属于违反保险法的违法行为,如果骗取了保险金,即构成本罪。
二、对上述观点的分析
上述三种观点关于保险诈骗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的阐述都有合理之处,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第一种意见与第二种意见认为保险诈骗违反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所谓违反保险法律、法规,最重要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该法明文规定了各种保险诈骗活动,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不违反保险法律、法规,仅违反保险行政法规,也就不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比较而言,第三种意见有可取之处,但没有指明法律所要求的“数额较大”之规定。因此,根据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规定,保险诈骗罪属于结果犯而非行为犯,如果所骗取的保险金没有达到“数额较大”,就不能以保险诈骗罪论处,更不能以犯罪未遂论处。
延伸阅读
结语:综上所述,关于保险诈骗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的观点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保险诈骗罪应属于行为犯,而有人认为应属于结果犯。对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根据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规定,我们可以认为保险诈骗罪属于结果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骗取的保险金没有达到法定的数额较大,就不能以保险诈骗罪论处,更不能以犯罪未遂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七十四条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评估人、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六章 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一百五十条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保险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六章 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接管期限届满,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已恢复正常经营能力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决定终止接管,并予以公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欺诈罪是否属于结果罪?

诈骗罪是一种行为犯罪,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犯罪结果。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程度分为三级,刑罚也相应增加。根据司法解释,诈骗金额在一定范围内的,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对于特别严重的情况,法律会从严惩处,如通过...查看全文

欺诈是否属于刑事犯罪?

财产犯罪定罪标准与数额相关,通常在3000元左右。刑法对财产犯罪的保护仅限于值得法律保护的财产,微小价值的财物如葡萄、纸巾不予保护。定罪数额分为较大、巨大、特别巨大,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查看全文

抢夺罪是否属于结果犯?

抢夺罪是行为犯。我国《刑法》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查看全文

爆炸罪是否属于结果犯

爆炸罪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财产。罪行包括在工厂、矿场、住宅、公共建筑等地实施爆炸行为,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爆炸罪是否属于结果犯罪?

爆炸罪属于结果犯,因为它侵害的客体为社会公共安全。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查看全文

欺诈罪是否属于经济犯罪范畴?

诈骗罪是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骗取大量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而定。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包括伪造货币、假币相关罪名等。...查看全文

专利欺诈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假冒专利构成犯罪,主体可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主观上故意追求非法经济利益或损害他人声誉,客观上违反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号、伪造专利证书等行为均属假冒专利,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事责任,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商业欺诈是否属于刑事犯罪?

关于商业欺诈属于刑事案件吗?的法律问题, 一、商业欺诈属于刑事案件吗? 1、商业欺诈不属于刑事案件。商业欺诈属于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是通过欺诈诱使对方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如签订合同、进行交易等,并通过双...查看全文

欺诈行为是否属于刑事犯罪?

诈骗行为涉案金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即为刑事案件,不达标的按治安案件处理,但行为人都有赔偿受害人的义务,属于民事案件范围。根据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解释,诈骗金额在3000元至10万元以上的可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查看全文

诈骗罪是结果犯还是属于行为犯?

诈骗罪是一种行为犯罪,属于结果犯。行为犯是指完成犯罪行为即构成犯罪,而结果犯要求除犯罪行为外还必须有法定的犯罪结果。在诈骗罪中,犯罪结果是指实际发生的危害结果,如财产损失。与此不同的是,行为犯只要完成了犯罪行为即构成犯罪,无需造成...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是否只属于结果犯?

不是。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只能说大部分的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例,该罪属于危险犯,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为必备构成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是否都属于结果犯?

过失犯罪不都是结果犯。过失犯罪具体可以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例,该罪属于危险犯,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为必备构成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传播严...查看全文

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吗

法律分析: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根据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规定,保险诈骗罪属于结果犯而非行为犯,如果所骗取的保险金没有达到“数额较大”,就不能以保险诈骗罪论处,更不能以犯罪未遂论处。但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保险诈骗罪属于行为犯还是结果犯一直存...查看全文

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吗

法律分析: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根据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规定,保险诈骗罪属于结果犯而非行为犯,如果所骗取的保险金没有达到“数额较大”,就不能以保险诈骗罪论处,更不能以犯罪未遂论处。但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保险诈骗罪属于行为犯还是结果...查看全文

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么

法律分析: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保险诈骗罪根据犯罪人的诈骗数额进行定罪量刑,行为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欺诈属于哪种犯罪?

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公私财产。处罚根据数额,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贷款欺诈罪是否属于犯法行为?

"引诱贷款属于违法行为,构成诈骗罪,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涉及数额不同的处罚措施。网贷逾期还款可通过向贷款机构申请展期、另找贷款机构借款或向亲友借钱周转解决。"(97字)...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是否一定属于结果犯?

不一定。过失犯罪具体可以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只能说大部分的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是属于行为犯罪还是结果犯罪?

合同诈骗是行为犯罪。根据《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绑架罪致死是否属于结果犯罪?

绑架罪致人死亡是结果加重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结果加重犯的成立条件包括因果关系、可预见性和明文规定。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年满16周岁的主体、故意、侵犯他人权利以及使用暴力或胁迫等手段。...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