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律师回答
摘要:防卫过当及特殊防卫的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主观上具有过错。特殊防卫则指对正在进行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需减轻或免除处罚,量刑应综合考虑防卫目的、过当程度、罪过形式及保护权益性质。刑法规定特殊防卫条件为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人有意识、针对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一、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条所称的行为在法理上称为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防卫过当要求行为人客观上有防卫过当的行为,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并且其主观上对结果具有过错。
衡量防卫过当的法定因素有两个,一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非常显著地超出了制止不法侵害的需要,防卫的手段、强度与不法侵害的手段,强度过于悬殊。二是造成重大损害。是指防卫行为不仅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是造成了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等的重大损失。
防卫过当在主观上一般都是过失,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防卫过当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来确定罪名。
对于防卫过当,应当酌量减轻或免除刑罚,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过当的处罚和量刑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防卫的目的、防卫过当的程度、罪过的形式(过失还是间接故意)以及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性质,等等因素。对于造成重大损害的在量刑上也应区别于其他的一般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防卫人主观上是出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的权益,主观恶性小的。且防卫过当是在紧急情况下造成的,其客观上的危害也比其他犯罪小的多。
二、特殊防卫的构成与处理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鉴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求。
特殊正当防卫的条件,除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人有意识、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外,还要求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才能进行防卫。注意刑法所规定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指的是具体的犯罪行为。而不是行为人所触犯的具体犯罪的罪名,同时针对其他严重危及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同样适用特殊防卫权。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防卫行为如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防卫过当主要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对于正在进行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对防卫过当的处罚和量刑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特殊防卫要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正在进行,并且只能针对具体的犯罪行为进行防卫。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的区别有什么

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的区别如下:防卫过当是防卫权限过当存在问题,特殊防伪是无限防卫权不存在过当和过限。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非法侵权人造成重大损害。特殊防伪是指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的区别是:_x000D_ 1、特殊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只能是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防卫过当是不法侵害人;_x000D_ 2、特殊正当防卫可以超出限...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的差别是什么?

律师解答: 1、特殊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只能是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防卫过当针对的是不法侵害人;2、特殊正当防卫可以超出限度,防卫过当超出了限度要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防卫不当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防卫不当与防卫过当的区别在于,防卫过当造成社会危害且行为人有犯罪罪过,属于犯罪行为;而正当防卫是合法、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根据《刑法-二十条》,正当防卫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卫;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查看全文

一般正当防卫和特殊正当防卫的区别

特别防卫,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的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查看全文

特殊正当防卫与一般正当防卫有哪些区别

法律分析:特殊正当防卫与一般正当防卫的区别:1、含义不同特别防卫,又称为“特殊正当防卫”、“无过当防卫”、“无限防卫”。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的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为的任...查看全文

特殊正当防卫与一般正当防卫有哪些区别?

律师分析: 特殊正当防卫与一般正当防卫的区别: 1、含义不同 特别防卫,又称为“特殊正当防卫”、“无过当防卫”、“无限防卫”。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的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查看全文

特殊正当防卫与一般正当防卫有哪些区别

法律分析: 1、含义不同 特别防卫,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的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查看全文

无限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无限防卫和防卫过当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不承担刑事责任,后者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防卫过当指的是超越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导致了防卫对象不必要的损害。所谓的必要限度指能够制止犯罪的程度,比如有人抢你的包,你只要能达...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与联系

正当防卫的认定 1.正当防卫主观条件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正当防卫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3.正当防卫时间条件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查看全文

探讨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分关键在于针对不法侵害行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正当防卫应针对具有积极进攻性的社会危害性大的侵害行为,保护公私合法权益。防卫过当则是防卫人在主观上有罪过,需综合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查看全文

特殊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的情形

防卫过当不存在防卫过当的情形,根据刑法规定应减轻或免除处罚。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包括明知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知道防卫行为可能超过必要限度、或者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防卫过当致人轻伤应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和防卫正当的区别

《刑法二十条》第一款: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第二款: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服刑...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一、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主要区别 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所谓正当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和防卫不当的区别

法律分析: 防卫过当是防卫不当中的一种。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正当防卫明显超...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及判断

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进行的行为,必须满足不法侵害实际存在、正在进行、行为人具有防卫意识、防卫对象是不法侵害人、防卫限度不超过必要的条件。...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过当防卫有什么区别?

构成正当防卫需要满足起因条件、时间条件、限度条件等五个条件,而防卫过当是满足除了限度条件外正当防卫其他条件,也就是说,在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即构成防卫过当。另外,正当防卫属于法定免责事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什么区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防止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者的行为。正当防卫必须有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才可以防卫,此种行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特殊情况

法律解析: 防卫过当是针对正当防卫而言。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侵害的行为,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合法的行为。但是防卫的合法性又受着一定限度的制约。...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特殊情况?

律师分析: 防卫过当是针对正当防卫而言。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侵害的行为,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合法的行为。但是防卫的合法性又受着一定限度的制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