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法院判决后,二审法院开庭时间是什么时候?

律师回答
摘要:一审结束后,当事人可提起上诉,二审案件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对判决的上诉案件,法院应在二审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在二审立案后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一审结束后,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开庭时间法律并未具体规定,但是法律规定了审理期限,二十案件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裁定案件会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延伸阅读
二审法院开庭时间如何确定?
确定二审法院开庭时间涉及多个因素。首先,一审法院判决后,二审法院会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庭审准备时间等因素来安排开庭时间。其次,双方当事人和律师的时间可行性也会被考虑。此外,法院内部的庭审安排、法官的时间安排等也会对开庭时间产生影响。因此,确定二审法院开庭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在双方当事人和法院之间进行协商和安排。最终,法院会发布正式通知,明确二审法院开庭时间,以确保公正和有序的庭审进行。
结语: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程序和时间限制。二审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和答辩状后,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审理并作出终审裁定。确定二审法院开庭时间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案件复杂程度、庭审准备时间、当事人和律师的时间可行性等。最终,法院会发布正式通知,确保庭审公正有序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一审开庭后法院判决所需时间

民事诉讼一审开庭后,判决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内,但争议大或影响大的案件可能会延迟。当庭宣告判决应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则应立即送达。判决书也需同时送达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查看全文

二审法院开庭时间

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满,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对第一审裁定不满,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上诉程序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查看全文

一审判决下来后二审什么时候开庭

一审结束二审多久开庭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结束到二审开放要多少时间是没有规定的,但对于审判的时间是有规定的,一般是受理案件后两个月。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查看全文

二审法院判决书的送达时间是什么时候?

二审结束后,十日内收到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第二审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二审上诉案件。二审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查看全文

法院取保候审一般多长时间开庭审理

法律分析:一、法院取保候审一般多长时间开庭审理1、取保候审后,一般是3个月左右开庭。一般来说,保释后法庭开庭的最长时间不会超过十二月;不过,候审前的一般保释与法庭开庭并无关系,只要证据完备,一般可在三个月内处理,视乎实...查看全文

一审开庭后什么时候才能判决

法律解析: 法律对开庭后多久判决没有规定,时间长短,这个主要看送达情况、案情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庭审一般多长时间

一、开庭时间一般几个小时 法院审理案件的开庭时间是没有具体规定的,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审理普通的案件。如果遇到当事人人数众多,证据复杂的案件有可能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特殊情况的刑事案件审判过程...查看全文

二审法院作出判决的时间

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开庭到判决的时限,但审理过程有明确的时限规定。上诉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裁定案件应在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刑事诉讼法要求判决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应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应立即送...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后法院开庭一般如何判决?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依据取保候审的条件来说,能够取保候审一般都是罪行较轻的,判决不会太重。 取保候审一般多久开庭 取保候审后,一般是3个月左...查看全文

人民法院一审到二审需要多长时间开庭

人民法院一审到二审需要多长时间开庭,审理期限根据不同案件有所不同。民事案件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则需要在一个月内查阅案卷。民事诉讼二审并非全面审理,只对上诉请求的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二审终审制意味着即使当事人不服,只能向上级...查看全文

法院审判后多长时间判决

法律分析: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查看全文

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是什么时候

法律分析:   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要在受到一审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查看全文

法院二审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二审开庭后判决多久下来 1、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开庭后多长时间结案,但是对于案件的总体审限有相关限制。 2、法院审理案件因案件种类不同,审理期限也不相同,以民事案件为例: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查看全文

法院庭审后一般多长时间宣判

律师分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查看全文

法院一审开庭后多久会判决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一审开庭后多久会判决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出判决书,案件争议大或者影响大的,出判决的时间就会晚一些,当事人可以给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传票上有法官联系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查看全文

一审结束二审什么时候开庭

律师分析:正常情况下,3个月之内就会安排开庭时间的,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是二审终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查看全文

二审开庭时间一般是多少时候?

民事案件的上诉程序包括递交上诉状、二审立案和审理终审裁定。一般情况下,从递交上诉状到二审立案需要一个月左右,具体开庭时间需根据法院排期。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一般能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需由法院院长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书开庭后判决书什么时候下来

法律分析:如果人民法院是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查看全文

法院一审和二审的间隔时间

一、一审二审间隔多长时间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一审二审间隔一般不超过...查看全文

法院一审和二审的总时间

《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判决的三个月审结。二审裁定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查看全文